第(2/3)页 然而周围的那些听众却仿佛根本没有看出这其中的破绽一般。他们没有一个人挪动脚步,离开那个茶棚,反而是兴致盎然的也加入到了起哄的队伍当中。 已经走得够远的龙,长期甚至还清楚地听到了这样一句叫喊。 “吾皇真是圣明君主啊,他看破了妖后的图谋。” 这话把龙昌期吓得一个踉跄,就算是他这样一个偏僻地区来的山野村夫,也知道这样犯忌讳的话语是不能说出来的。 按照常理来讲,像汴京城里的居民这种天子脚下的人物应该更懂这其中的门道才对,怎么偏偏却在这种大庭广众的场合里,扯起嗓子来嚷嚷出声了。 这显然让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总是出反常必有妖,既然想不通,那就索性躲得远远的,以免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幸好就在这个时候提前一步进军的搜寻,恰巧出现在了旁边的街口。 这似乎是上天在有意照顾龙昌期这位年近6六旬的老学者,让他总算有了个相熟的人帮衬着躲开这场是非。 搜寻也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龙昌期。 当初他提前一步进京的时候,差不多是10月份,那个时候小皇帝虽然已经开始在汴京城附近大肆搜罗奇人异士了,但相关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因此身处外地的隆昌钦和搜寻并不知道。 反而是搜寻进京之后,颇觉得龙昌期应该禁军来试一试,那位泰山先生孙复,年纪只有三十来岁,学问造诣也没有高深到哪里去,结果却被京城里的许多人待为上宾! 苏洵一直觉得,如果这帮鼠目寸光的家伙,能够见识一下龙昌期的学问,肯定是会惊为天人的。 所以按照他当时的感受来说,他是很后悔没有请动龙昌期一起入京的。 然而今天上天似乎突然开了眼,准备弥补他的这个小小遗憾,龙昌期竟然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而且一见到自己就激动的不行。言语之间甚至还充满了黄或不安的神情,这让他非常纳闷,一个年近六旬的人按说早就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又能有什么让他感到惶惑和恐惧呢? 不过既然对方满是担忧的神情,那么,自然先离开这个众目睽睽之地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他立刻将隆昌7带回了自己的住处,也顾不上和同样租住在这附近的那些人见礼,直接关起门来细声细气的询问起了事情的经过。 这一问苏洵才知道,原来龙昌期是被街头上的那些表演给吓到了。 搜寻还以为是什么呢,这几天类似的表演可多了去了,甚至宫中已经有传闻,说太后为此大发雷霆认为是小皇帝搞的鬼。而小皇帝最近这几天则又从皇宫里搬了出来,回到了玉津园之中,似乎准备在那里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这些症状似乎都在表明帝后之间的关系破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汴京城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说太后何时才会发动兵变废除他这个可怜的儿皇帝,正如同武则天废掉儿子李显一样。 然而很快就有别的声音传了出来,说枢密院当中的几位悍将都不会坐,视皇帝赵祯沦落为唐中宗的下场,曹家更是暗地里纠集了大量家丁,准备随时出动4人武装,保证皇帝的安全。 与此同时,在玉津园当中下面的那些禁军和班直士兵,更是每天每夜都整个带带巡逻的脚步声和人员密度,都已经达到历史之最寻常人甚至不能出现在玉津园的五里之内。 因为这项规定预定园附近的那些酒楼,才刚开张没有多久,就陷入了门前冷落的尴尬境地。要知道现在这个年节光景,来自边境城及周边地区最为热闹的时候。城中的这些酒楼,每天几乎都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错过这样的大好时候,显然对于后台老板也就是小皇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然而宁可蒙受着这样的损失,也要保证自身安全的决心,似乎也因此而让每一个汴京市民体会到了。 有这样的派头做出来,就连搜寻这样的外乡学子,也已经恨不得为皇帝陛下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些前来进京赶考的书生,甚至已经有人在暗地里组织角色,准备为帝陛下的江山社稷,随时献出自己的大号狗头。 这其中叫的最欢的,那是几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衙内式的人物。 文彦博是其中之一,他苏洵勉强算是其中之二,毕竟他也是官宦子弟,另外还有一个武力值爆表的家伙,当朝刑部郎中刘烨的长子刘几,据说也跟他们当中的某些人走得很近,甚至连前朝著名宰相王旦之子王素,也跟这件事有了脱不开的关系。 而撇开这些衙内舍人之后,一些来自民间的力量也在彰显着他们的铁胆忠心,庐州的那个包拯,虽然平时看上去非常低调,但苏洵可是很清楚,这个家伙暗地里早就成为了某些结社组织的中坚力量。 他将这些情况跟龙昌期简单一介绍之后,后者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立刻就意识到帝后之间的权力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可怜他这个常年在外游历的家伙,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既然了解了这么多的情况,他的内心也迅速的平静下来,不再因为初期见到这么多让人惊骇的事情,而感到惶惑不安了,相反他也有些参与到保卫皇帝陛下的斗争当中去。 虽然他已经过了热血奔放的那个年纪,虽然他的学问与传统的正道格格不入,虽然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似乎因为他的学问一样,缺少忠君爱国这方面的热血和激情。 但是事情竟然已经撞到了自己面前,而他这趟来京城里,又是想着在皇帝那边碰碰运气的。那么参与进这件事里,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于是他立刻难掩激动的问道:“皇帝现在的处境究竟如何了?这些秘密成立的决策组织,有没有下一步的计划安排?” 苏洵没有想到,龙昌期这个老夫子竟然对这种事情也如此感兴趣。不过现在他已经从最初的黄或不安当中清醒过来,那么显然是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还如此积极的想要参与进保护皇帝的事务当中去,那么,说明他这个人在某些程度上还是十分可靠的。 因此搜寻,立刻就拉着隆昌基去拜会那几位相熟的应考书生。 这些书生们租住的地方虽然比较短暂,但每当白天到来的时候,他们都时常会聚集在一起讨论师门,美其名曰交流提高。而他们聚会的消息也是汴京城里最容易被传播的消息之一,甚至有人专门盯着这每隔三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大好商机。 因此想要了解一下那些个预备役的贵同年,们此时在哪里饮酒做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就连刚刚结束了追捕张齐贤任务的狄青,也意外地听说了那帮人的去处。 “张八家正店啊。那可不是个便宜的地方。”狄青一边感叹着,一边拿起自己的佩刀,带着一众手下,晃晃悠悠的穿着便服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