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18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三)-《朕真不是穿越者》


    第(1/3)页

    “模仿?模仿什么?”

    赵祯有些听不懂对方的话。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个守城门的小军官想要说的并不是模仿,而是谋反。

    顿时间,赵祯就将不善的眼神看向了太后,而太后则为之而愤然其身。

    “官家,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真的相信这个卑鄙小人的言论,认为哀家会谋反吗?”

    这话一出口,相当于将帝后之间的矛盾给公开化了,太后身后的阎文应心中大叫不妙,而在场的几个臣子,更是已经用关切的眼神看向了皇帝。

    然而赵祯却只是淡淡地收回了目光,而后轻轻的闭上了眼睛,静静的聆听着大殿之上争论可闻的氛围。

    其实此时的大殿之上并非没有其他的声音,那个刚才还在叫嚷的小军官此时正被拖行在地上,用最快的速度带出皇宫之中。

    拖行的莎莎生多少有些沉闷。但这没有让赵祯不耐烦地睁开眼。

    相反他却想起了张小娘子之前提醒过他的话。忽然他向枢密使曹利用问道:“那个叫做张齐贤的家伙,究竟还有多少亲朋姑舅在军中?”

    曹利用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没有搭理太后的质问,反而将问题抛向了自己,而且所思所虑也全然是另外一个方向。

    他下意识的觉得,这是皇帝在受到压力之后刻意地顾左右而言他。但他很快又觉得皇帝的这番话也并非无的放矢。

    因此他立刻小心翼翼的回答说:“这个张齐贤本名张贺,在军中呆了数年之久。亲朋故友,恐怕在汴京城里比比皆是。”

    “给朕挨个排查一遍,我不想再听到刚才的声音了。这帮人狼子野心,说不定想治寡人于死地而后快呢。”

    虽然这句话杀气腾腾,但在场的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皇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太后,但这番话一出口,所有人就都已经知道,皇帝是不相信那个小军官的。

    有几个心思灵活的小太监,此时更是已经快步跑出去,嘱咐那几个动手的禁军士兵,要快些回来禀报,而那位可怜的小军官更是还没有被拉出皇宫,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几名禁军士兵兴高采烈地跑回去报了功,皇帝赵祯也说了上次的话语,然后就是再一次叮嘱曹利用,务必要排查清楚张齐贤当年的党羽。

    之前还追随在太后心腹喷边的刘姓军官,瞬间就成了曹利用的重点审问对象,他被人捉了下去关进了诏狱之中,而且任何人不得探视。

    就连那几位太后的心腹也被曹利用找去问话了。

    显然这位枢密使大人,对于太后绕开自己,在军队之中发展眼线和找牙非常不满。

    而赵祯那边表情却显得淡然许多,他又一次转向太后,眼神当中没有任何多余的意思,只是笑呵呵的说:“大娘娘不必介怀,几个跳梁小丑,欲行不轨而已。先前就有人提醒国人说,张齐贤的手下面有可能会对寡人不利。而今天他们竟然又私自放走了通缉犯张齐贤,那么看来,这是一股相当顽固的反叛势力了。”

    太后在刚才尝出一口气之后,心态也变得平稳了许多,听到皇帝的这番话语,自然心中是十分高兴的,至少她不需要在现在就和皇帝闹得不可开交。

    不过他也能够听得出来。皇帝的思路跟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太后是多么精明强干的人哪,那个小军官临死之前发出的污言秽语,显然是奔着挑拨离间去的。他知道帝后之间本就有很多矛盾,只要稍微挑拨一下,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不过他被人拖行的时候,负责说话的那几块肌肉显然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最为关键的那个词汇竟然走了调,结果小皇帝显然是花费了一些时间才想明白的,不过那样语言的冲击力就不存在了,这给他这位太后带来了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没让年轻的皇帝一时冲动拔刀砍了自己。

    赵祯最近在练习武艺的事情太后这边可是打听得清清楚楚,听几个禁军士兵说,皇帝是在这方面是很有天赋的,不愧是太子太宗的子孙,倘若生存在古代的那个乱世,恐怕也并非不能成就先祖的功业。

    这样的评价可谓是极高,自然是在太后心底留下了一块重重的心病。倘若两人朝夕相处的时候,赵祯暴起发难,那么她刘某某和她身后的死太监阎文应,显然是都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狗命安全的。

    其实她这样想死太监就难免小看对方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