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朝的死太监们和其他朝代的有所不同。他们也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而骑马射箭这样的本事则属于基本功,其他的诸如何方水利等等的工程管理之类的项目,才是类似于高等教育所涉及的专业知识。 之所以会有这些教育,主要是皇帝对于朝廷当中的那些臣子们有所提防,所以他需要身边有可信之人,掌握这些重要的才能,这样在关键时刻自己也不至于没有人可以用。 所以像阎文应这样的人是自小接触过武术教育的,真要打起来的话,这个死太监说不定能顶两三个士兵使用。 不过现在既然皇帝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跟他这个太后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他自然就要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来,以免真的在这里爆发出什么让人难堪的冲突。 因此赵祯都有些意外地听到了这位太后何去的言语。 “哦,哀家竟然不知道,关嘉的身边竟然有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了。像这样的忠臣义士,应该好好的赏赐一番才对啊。” 赵祯嘿嘿一笑,他说:“大娘娘有所不知,非是什么臣子给寡人提了醒,而是一位姓张的小娘子。哦,就是那个叫做张齐贤的家伙的侄女,不过她也是我的同窗,显然在是非黑白面前这位姑娘还是能够分得清的。因此,关于她入宫的事情,大娘娘不如就准了吧。” 太后刘娥的眼神瞬间就变得冰冷起来,没想到她竟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这个姓张的小姑娘入宫,那是小皇帝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但她在这方面素来是反对皇帝的自作主张的。 然而皇帝似乎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或者说在之前王蔓藤事件当中,刘太后的表现就让他在这方面有些怒不可遏了。因此这个家伙立刻笑呵呵的在太后面前又提醒了一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赏赐了,不是吗?大娘娘。” 太后还有什么话好说,皇帝儿子竟然一口一个大娘娘的叫着,那总不能让这件事情闹到他的小娘娘那里去,要知道真宗的杨太妃对于这个皇帝是极其宠爱的,虽然杨太妃也从来不敢在自己面前折腾什么,但如果真的因为皇帝而争吵起来,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恐怕宫中失和的传言就将迅速的覆盖整个汴京城。 因此太后只是在那里暗地里咬牙,琢磨了好久之后才终于点头说道:“官家的岁数毕竟不小了,这种事情以后自己拿主意便是了。” 赵祯都没有想到,刘太后竟然给自己开了这么大一个口子,不过口子竟然已经开了,那他可就要得寸进尺了,因此他立刻向刘太后表达了谢意,虽然没有行大礼,毕竟他是个后现代来的高中生,在即便在封建时代也没有这个习惯,但言语上的感激之情倒是溢于言表。 说起来他这几天在皇宫外面可是没少折腾,如今有了家那些折腾的,结果名正言顺的归拢起来的名义,那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因此他急不可耐地将这件事情派人告诉了石景润。 同时也将今天发生的其他事情也都告诉了这位老师,并且希望他能够对此分析一二,然后提供一些可靠的意见。 然而当他在第2天前往玉津园的时候,却发现这位老师却板着一张脸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他从乘坐的马车里钻了出来,敏捷的跳下去,然后来到这位老师旁边,因为是皇帝的缘故,加上石景润也是个平易近人的家伙,所以他在这方面也从来不讲究什么礼数,因此只是随意的拱了拱手问道:“这大冷天的老师又何必非得站在路边上来等我呢?听说教室里都要通上暖气了呢。老师为何不随便找个房子等着我过来呢?” 所谓的暖气,当然也是石景润的功劳了。找些铁皮卷成一些不漏水的铁皮管子加上一个烧煤炭的炉子而已,这又不是多么大的工程难度。再加上现在学生们都放假了,教室也没有多少人用,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改造。 而虽然同样放了假,但却仍然要经常来到玉津园里,向这些老师们请教学问的皇帝陛下,当然将玉津园近期的建设成果都看在眼里,所以他是知道暖气的铺设工程的。 对于这种越来越接近后世生活条件的建设行为,这位高中生皇帝显然是非常高兴的,因此不止一次的将此事挂在嘴上,隔三差五的就要表彰一下石景润和那些干活的工匠们。 只是因为资金短缺的缘故,他没有在这方面大加赏赐而已。 不过这已经足够让石景润和那些工匠们感到高兴了。为此他们还曾经私底下庆祝过几回,毕竟对于一名穿越者来说,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变得更像故乡一点,那也是一件非常舒坦的事情。 不过当这一次皇帝再次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位皇帝的老师却并不像之前那样兴奋了,他仍然板着一张脸,似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被冻僵了一般的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陛下,您昨天犯了一个错误。” 张真被这句话吓了一跳,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而且又担心给太后制造对付自己的机会,因此而紧张兮兮的问道:“寡人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陛下可知,天下臣民其实都是向着你的,尤其是在太后那里的时候。所以昨天你不该表现的那么犹豫。” 赵祯微微一愣。他昨天好像表现的并不犹豫啊,而是干净果断的同意了太后斩杀那名小军官的想法,毕竟按照张小娘子的说法,张齐贤的手下们是想要杀掉自己而后快的。 可是他又细细的咀嚼了一下石景润的这番话语,发现对方并不是在说自己心中犹豫,而是表现的犹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