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桌子距离巴蜀杀人更近一些,坐着的又是一个文雅的年轻人,因此那名客商便将刚才的问题丢给了那位年轻人。 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女扮男装的楚昭。 楚昭听到对方请教,自然不好闷不作声。 于是他就替那位店小二回答道:“这为员外远道而来,可能对京中的事情还不是很了解,关嘉妃只是一个喜欢学问的圣主贤君,还是一个秉持了圣人大道的好皇帝。须知道,存亡续绝在圣人孔子看来尚且都是至高无上的仁德,而在学问一道上,又不知有多少遗失散落的学问。官家是不忍看到前人的著作蒙尘,所以才寻思着能有个教授偏门绝学的地方。所以才在发现了白先生的学问之后,执意要建出这么一所学堂来。要知道若是官家只想看一下夷人的学问,大可以在宫中就能完成,那样的话外人是无从知晓的,而官家本人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怨谤。可是官家如今既然将此事摆了出来,自然是有着另外的考量。所以可见,官家断然不是只信一个夷人的,虽然白先生的那些数学学问,对我大宋也是极有用的,但吾皇想要的恐怕是稷下学宫那种百家争鸣之地。” “原来如此!” 有不止一个人发出了这种声音,其中甚至包括种世衡。 说起来种世衡,也没有想到楚昭竟然会从这个角度去回答那个问题,而且存亡续绝的这个说法,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赵祯提起过。 当然那有可能是他来的太晚的缘故。 至于其他人,那位来自巴蜀的商人表情还好,或许是因为还在琢磨的缘故,反正他的反应不是很大。 至于坐在楚昭身旁的文彦博,就又一次拍案而起。 “我就说嘛,专家的考量哪里是那么简单的,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奥秘。如此说来,泰山先生是必然会进京的了!” 众人都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尤其是那位来自巴蜀的客商,此时已经郑重其事的起身,向他们二人恭敬的施了一礼。 楚昭和文彦博相继还了礼。同时,文彦博也向楚昭发出了并席的邀请,但楚昭没有答应。 文彦博当然也不好强求,因此便又和王安北几个人聊了起来。 几个人一开始的话题,当然是和泰山先生孙复的学问有关。 孙复的主要学术成就,大多体现在对《春秋》一书的别出机杼上。 说起来,北宋自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其哲学思想便处于一种严重的真空状态。 许多人都开始反思过去一千年的哲学思想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其中有不少都将责任归咎在汉朝儒学者的谶纬之学上。 他们或许是认为,此类学问之虚妄,是无法抵挡北方游牧民族之铁蹄的。 所以他们衰微,以至于两晋也无法再度雄起,经过五胡乱华之后,隋朝利用强势的武力完成了简短的统一。 在人心司令的情况之下,盛唐延续了多年的稳定繁荣,但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和五胡乱华也没多少区别。 以至于有了宋朝文人最为痛恨的五代十国。 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士大夫们的思想出现了指导性的错误。 因此他们的主张革故鼎新,坚决的换掉汉朝儒学者的错误学术观念。 而孙复都是这方面的急先锋。 所以,他是受到时下年轻人最为推崇的大学者之一。 不过这个时候的孙复还比较年轻,他的学术也还没有像后来那样终于大成。 所以很多年轻人实际上是不知道的。 但架不住皇帝为他打了广告,因此就连文彦博竟然也推崇起来。这其实是赵祯带来的蝴蝶效应。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对大宋并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即便只去求访白永安的学问,宋朝这群年轻人们所要面对的世界,恐怕注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