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董卓轻笑一声,“伯喈,文先,方才董某的点子如何?” 董卓笑眯眯的看着杨彪和蔡邕,静待他们回答。 杨彪轻吸了一口气,缓声道:“相国此策不可谓不妙,只不过若是用临摹之法,这书中之意,字中之神难免会有些缺失。” “嗯。”董卓点了点头,笑道,“文先言之有理。” “伯喈以为如何?” 蔡邕眉头一皱,轻声道:“相国此法的确可行,有得必有失,不过若是能让百姓都能读上书,恐怕有些困难。” 董卓眉头一挑,笑道,“嗯,伯喈言之亦有理。” …… …… 沉默。 董卓言罢,便不在说话,杨彪、蔡邕二人也沉静下来,会客厅中变的针落可闻。 “咳。”一声轻咳,董卓打破了沉默。 “方才伯喈说的好,有的有失,董某思虑了一番,觉得还是得多于失,董某准备先在雍州推行这木板拓印。” “董某称之为,雕版印刷。” “此作坊当为官办,以后要刊印何书均有朝廷决定,伯喈、文先以为如何?”董卓静静的看着杨彪、蔡邕二人。 蔡邕闻言,直接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杨彪也紧跟着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哈哈哈。”董卓放声大笑,“好,既然如此那便如此决定了,明日吾便上奏陛下,先由雍州开始推行。” “不过这作坊运作起来颇费钱财,总不能做亏本买卖,以董某的意思看,还是可以试试印制一些书籍,发卖出去,这样的话,想必会更好一些。” 说到这里,董卓询问道:“伯喈、文先,你二人可知,如今世上可有什么关于农业的书?” “关于农业?!” “正是,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董某想来这世上总归有一些不只是只关心经义,还关心农务的人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