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做不起这个雕版?! 不。 都不是。 只是因为如今这世道能够有学问的都是上层人士,而这些人都是一层一层的关系户,普通人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 当然,这其中更重要的是,这群上层人士不想让普通人接触到。 他们形成了一定形势的垄断。 对知识的垄断。 怎么垄断效果最好?最简单的就是让你无书可读。 如果书多了,读书的人多了,那么这种垄断就会被打破,固有的既得利益者便会丢掉一部分利益。 能够学习,已经开始学习的人自然是同一个圈子里面的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正因此,就算知道可以用拓印的方式去大规模制造出书籍,他们也不会这么去做。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蔡邕。 蔡邕创出“飞白”体,在读书人中不可谓不聪慧,难道他没有想到用拓印之法而成书? 董卓觉得,蔡邕不会没有想到。 那么蔡邕明知可以这么用,为何却没有主动去使用,反而家中之书依然用的竹简? 蔡邕也是读书人,他也要维护自己的圈子,就算是他不想维护,去大力推行,恐怕也会被同样圈子内的人所排斥。 先行者必然是困难的,在如今的圈子里,如果被其他人排斥,那后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些都是董卓以最大的恶意前去揣摩的,如果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难度太大? 也可能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成本太高? 或者是是因为…… 他们没想到?! 这个到还真有可能,毕竟董卓是以过来的眼光看以前,蔡邕、杨彪没想到也应该有可能。 不过董卓刚才一直在观察杨彪和蔡邕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应该也想到过。 之前种种已成过去,董卓也不怪蔡邕、杨彪他们刻意隐瞒,毕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也没有什么错。 做人不能太白莲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