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根据受害人的口供描述,夏明远有过数次趁着,对她们进行管教的时候,触碰她们的胸部。” “并且在办公室内进行教导的同时,有语言上的挑逗和骚扰等一系列的情况。” “在这一点上,受害人三人的口供一致。” “吴艳,何娟,李冰等三人在分别的陈述当中,都重点说明了这一点。” “并且,其猥亵和骚扰的次数较多,吴艳18次,何娟16次,李冰13次。” “可是对于以上受害人的口供,夏明远进行了否认。” “以上是检方所表达的客观情况。” 公诉人这一次的陈述,只是客观的陈述了情况。 并没有表明任何观点。 只是将事实说明清楚。 在公诉人陈述完毕后,审判长又让受害人方进行相关的陈述。 “对于以上客观上的事实,以及上诉方所陈述的内容。” “受害人委托律师或受害人有没有什么要表述的?” 受害人席位上。 不仅有三名受害人女学生,还有其委托律师王琴。 王琴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律师,她知道苏白,南都来的大律师。 全国顶尖刑事律师。 说实话,这场案件对上这么一名大律师,有一定的压力。 不过在调整完情绪,面对审判长的询问,王琴开口进行表述: “审判长,对于上诉方所陈述的内容,我方并不认同。” “首先从被害人的角度而言。” “受害人是百川县一高中学的高二学生,在学校内的事迹暂时不论。” “单从这个案子的角度出发,受害人所表述的内容是——” “夏明远在借助某些“借口”,对受害人进行了猥亵和骚扰。” “存不存在着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夏明远,故意利用我方受害人的这种行为对其进行猥亵和骚扰?” “由于受害人所违反的校规比较多,所以夏明远借此机会,对于三人进行猥亵和骚扰?” “有可能!”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三名受害人,都属于未成年,还在学校,相对来说比较单纯。” “从口供而言,具有较大的真实性。” “尤其是三人的口供以及描述相差不大,从这一点来说,我方倾向于判定夏明远的确有犯罪的行为。” “审判长以上是我方的表述。” 对于王琴的表述,苏白不能说不赞同。 从怀疑的角度来讲,的确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但是也只是从怀疑的角度来讲。 说白了,对方的观点就是,夏明远是故意借着受害三人违反校规的机会对其进行猥亵和骚扰。 这种说法,如果有事实证据,完全合理。 可现实呢? 你不讲现实只讲怀疑,只从怀疑的角度来讲,那不妥妥的虚空吗? 苏白开口反驳:“我想请问一下受害人委托律师。” “你刚才陈述的观点,有客观的事实依据作为基础吗?” 王琴开口:“有的,我方的观点来自于受害人三名女学生的口供。” “我方询问的有客观的事实依据的情况是,除了三名受害人女学生的口供之外的直接证据。” “有吗?” “没有。” 王琴在回答完后,又补充道:“没有其他客观事实依据,主要是因为学校内管理比较严格。” “不能用录音或者是其他设备进行收集证据。” “再有一点,三名高二的女学生,可能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作为未成年的她们,可能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在主观观念上不够理性,这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好的,对于受害人委托律师所陈述的情况,我方表示理解。” 苏白点头: “可是我方只想询问一个问题,三名高二的女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但是在口供方面不存在着说谎的可能性吗?” “在法律层面上,对刑事犯罪控告,都是依照着相关的证据来进行的。” “在刚才的答辩中,你方和公诉人所陈述的内容。” “没有任何客观的事实能够证明,夏明远有着猥亵和骚扰被害人的情况。” “受害方委托律师所陈述的都是具有可能性。” “按照这种观点,我方也完全可以从有可能性的情况下来表明我方无罪的观点。” “因为根据我方当事人的口供,我方并没有猥亵和骚扰被害人。” “基于以上,我方认为受害人一方的观点不具有客观事实,申请驳回。” 面对苏白的陈述,王琴还想要说什么,但还没有说出口,法锤敲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