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达不掩激动地拜谢道! “张居正,你治理国家政务有功,玄武关等地欣欣向荣,帮助燕云土著开垦荒土,为大明打下未来粮食富产的坚实基础!” “授内阁首辅,兼任吏部、户部尚书,朕特许你必要时,对于各地有贪腐嫌疑的污点官员,先斩后奏!” 江策对张居正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认同,由此可见! “微臣拜谢陛下,必为大明鞠躬尽瘁!” 张居正同样神色动容地拜谢道! 两位开国功臣的分封之后,便是赵云、李广、岳飞、刘震以及荆轲等人。 武将们除荆轲外,都获得了不小的封地,只是没有赐国公封号。 而荆轲则被授任锦衣卫指挥使,直属江策,统领十万锦衣卫。 至于魏征等文臣,都按照相应的职位,委以重任。 唯有姚广孝这一唯恐天下不乱的妖僧,让江策有些头疼,不知该授予其什么官职。 毕竟他可是“靖难之役”的缔造者,真要给个实在的大官授任,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 “姚广孝,朕命你为僧录司左善使,负责辅助张居正编造典籍、处理政务。” 想了许久后,江策才委以一份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虚”职。 想来有张居正压他一头,这妖僧就会收敛许多了。 功臣们论功行赏分封结束,江策宣布下朝,武将们领着各自的军队,暂时都在金陵城内的三处典军校场内休整。 下了朝,江策留张居正、姚广孝和魏征在御书房商议国事。 治世经国这等繁杂无比的琐事,放在朝堂上讲太费心力和时间,只和几个文臣商议,便轻松多了。 “如今大明正式建立,百废待兴啊,两位爱卿有何见解?” 江策略带忧愁道。 虽说民间对自己的呼声颇高,但吞并大乾之后的政务,都需要时间去处理。 即便张居正能力再强,也是分身乏术,不能操之过急。 而且,没几天就到冬天了,北边的燕云等地眼看着也需要不少物资过冬,两边的事情都急迫得很。 “陛下,当务之急是各城各地的民生要事。” “百姓们刚从大乾子民变成大明子民,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我们可以趁这个期间,制定相关惠民国策,让百姓们看到陛下您的仁心。” “另外就是除却民生方面的事情外,大国工程相关的项目,也应适时推进了。” “如在金陵与陵城修建一条直通东海海口的运河,往后咱们不管是贸易还是调拨物资,都方便许多,也不会劳民伤财。” 张居正切实建议道。 这虽说是工部的事情,但他习惯了大包大揽,也将其考虑在内。 “工程大事不是小事,目前大明并无雄厚的底蕴支撑修建运河这等大工程完工,此事再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