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这也在江策意料之中。 大乾朝廷重文臣,大乾皇帝走的又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路子,各地豪绅的力量丝毫不弱于官府。 更何况,赵奕又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又是临时调动的北伐大军。 二十万大军北伐,给士兵吃的用的又都是极好的,这些物资他赵奕还不是从各地豪绅手里抢来? 有钱有势的豪绅何必要忍这口气? 若是女帝李师师下的圣旨,他们尚且能忍气吞声,一个谋权篡位的丞相,也配指使他们? “回陛下,大乾丞相赵奕得知此事,派了钦差到了东南各城。” 锦衣卫说着,呈上一份奏章, “这些钦差刚一上任,便闹得很凶,当地官员吃乡绅嘴短,与豪绅一起违抗钦差命令。” 江策看着奏章上,三名钦差被杀害的详细记录。 “再过不久,不管他赵奕如何权势滔天,倒台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他冷笑道。 这种种迹象都证明,不仅武将不鸟赵奕,连文臣都对其心生不满了。 若是大乾亲王中有狠人,说不定喊着“清君侧”的口号就冲上京城。 “继续,盯紧赵奕和倭寇的动向!” 江策吩咐道。 “是!” …… 大乾东南道,陵城衙门大堂。 “大人,派去的探子传回消息,嘉城已被屠,倭寇们连妇孺都没放过。” “那批倭寇的暴行影响到了周边地区,陵城管辖范围内的几座城池,都向府衙来求援。” 陵城通判何升镶忧心忡忡道。 他身为一州通判,平日里负责辅佐知府处理兵民、户籍、钱粮以及狱讼等州府公事。 近日来过他手的各种公事,以户籍、狱讼最多。 东南道各城百姓怨声载道,不满朝廷纵容倭寇暴行,压力皆给到了当地郡守、县令。 可他们压力也不比百姓轻,如今各城兵力尚不如嘉城,万一倭寇来袭,他们就是下一个被屠的嘉城。 人人自危之下,只能盼着知府曹行舟能解决此事。 曹行舟看着堆满案台的卷宗,头皮发麻。 “升镶,陵城现有兵力有多少人?” 何升镶颤巍巍地伸出一根手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