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燕王美滋滋的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条子揣进自己的怀中。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的飞雪,这时候赶去小钟山怕是不太方便。 “那明日一下朝,咱们就去验证一番,这个土豆红薯的真正亩产,在小钟山那一片。” 朱棣点头。 赵王一脸兴奋,“那要提前说好啊,明日不管是下雪还是下刀子,都得去呐!” 赵王生怕燕王反水。 燕王失笑,然后郑重点头。 朱棣将吃了一半的红薯放下,拍拍手上的黑灰,一旁的下人连忙端着铜盆过来让朱棣净手。 “今日就到这里,朕回了。” 太子、燕王、赵王、朱瞻基四人连忙站起来,对着朱棣作揖行礼。 朱棣轻应一声,也没说什么,转身走了,只是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看了看燕王书房的钢炉,他的随身太监立马明白了朱棣的意思,朝着燕王上前一步。 “二爷,您这个大暖箱子是怎么做的呀?最近风雪骤降,皇上寝宫中的火炉子都做不到暖和整个屋子……” 一边对燕王说着,一边指使其余人上前,将火炉子里面的火灭掉。 燕王看着这个架势,顿时意识到不对劲。 朱棣这是打算将自己这个钢炉给搬回去啊。 “等等!”燕王皱着眉,严肃的指着那个灭火的锦衣卫,“你!本王说你呢!” 那个灭火的锦衣卫转头看朱棣的眼色。 燕王走上前,“爹,这个炉子儿子还有新的,我这就叫老王去拿。” 王管家听到这话,连忙稍微行一礼,就朝着门外走去。 朱棣看着门外的鹅毛大雪,说起了话。 “都说养儿好啊,养儿防老,老子看你们是一个比一个的不孝顺!” 言外之意就是,有好东西竟然不想喝他。 燕王抽了抽嘴角,眼下也只能认错。 “是儿子疏忽了。” 朱棣轻轻哼一声。 很快王管家就带着一堆人把几个铁疙瘩搬了过来。 朱棣也满意的起驾回宫了。 屋中就剩下太子几人。 燕王一改刚才兄友弟恭的本性,一张脸瞬间垮下来,开始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