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还不等朱棣说什么,郑和就利落开口。 “微臣认罚,请皇上责罚,微臣绝无二话!” 朱棣看着郑和这种诚恳认错的态度,嘴角止不住的翘起。 “你倒是嘴快!燕王已经领罚了,他为主犯,你为从犯。罚你也禁闭一月,以儆效尤!” 燕王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但是很快他就嚼出了不对劲。 这也算是有功吧,罚也罚过了,奖励呢? 我那么大一个奖励呢? 正当燕王想开口,朱棣就堵住了燕王的嘴。 毕竟是亲生的,燕王一撅屁股,朱棣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 “当然,这是将功抵过的责罚。” 意思就是这责罚是轻了,但是是用功劳相抵的。 这样也能堵住朝中那些大臣的嘴。 燕王半张着嘴巴,生生把话咽了下去。 果然,这个老狐狸的便宜那是半点都不好占。 燕王和郑和一起谢恩之后,就各自站回了队伍之中。 接下来,就有一些官员上报,朝中的赈灾粮已经运到了山东河南一带。 朱棣满意点头。 燕王烤着火,眼睛微眯,悄悄打了一个哈欠。 昨儿一晚上没睡,眼下已经有了困意。 也不知道打了多久盹,终于下朝了。 朱棣一走,朝中的那些官员们就朝着燕王围了过来,表达了祝贺。 从汉王变成燕王,他还有些听不习惯。 默默观察了一下这些上前想套近乎的官员,他们这些人的确是聪明,脑子够用,处事圆滑。 但是要是老是把精力放在这些小聪明上,那么对于治理地方、和报效国家的能力就稍微差些。 他还是喜欢做实事、说实话、不趋炎附势、有理想有抱负的那种人。 比如说于谦…… 燕王一一应付过去,在人群中,他看见了郑和的眼神,一晃而过。 他朝着宫内走去。 看来朱棣是又召见郑和了。 好在郑和聪明,没有死脑筋的揽下罪责,不然在所有人看来,他就是跟自己狼狈为奸了。 燕王并不想郑和成为明面上的二爷党。 但是他希望郑和的想法跟他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