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王眼睛一眯,从自己的记忆中看,这解缙是忠于太子的人。 原汉王曾多次向他抛出橄榄枝,可是他就是一个迂腐圣贤书、只认正统之人。 但是从记忆中看,这解缙好像还有把柄在原汉王手上。 这把柄,足以让他从那内阁首辅的位置上滚下来。 不过,汉王对这类把柄一事,并不感兴趣,转头看向太子。 “大哥,对此事,你怎么看?” 太子肥硕的身躯向前走出几步。 “二弟啊,你提的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农民无地可种,除了要顾一家人吃饱饭,还要上缴朝廷赋税。要不然,就免去他们的赋税?” 汉王眼睛幽幽的看着太子,而太子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汉王,询问汉王的意见。 谁知,汉王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大哥莫不是忘了我们说着这个事的主要内容,是要增加赋税,你这么随口一免,那朝廷每年的收入,得下降不少呢!” 太子听汉王这么一说,脸上思虑的神情加重,伸出自己的小胖手吃力的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汉王说完,神秘一笑,“本王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好好想想,面对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 户部尚书夏元吉此时也被汉王的一番政议,吸引了注意。 夏元吉口中喃喃自语:“到底要怎么做既能增加朝中税收,又能免去这些无地百姓之苦呢……” 坐在上首的朱棣,眼睛发亮的看着汉王。 他很期待,这一次,自己这个老二又会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朱棣总感觉自家老二这次,又给自己憋了一个大的。 良久…… 百官之中一时之间都想不出办法,因为他们总觉得汉王的意思是要对那些地主员外下手,但是这么做又很复杂很难。 就连朱棣坐在金黄色的龙椅上,身子向前微倾,一手撑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手则是摸着自己的胡子。 神情像是眼睛幽幽的看着汉王,但是脑子已经闪过万千思绪。 户部尚书夏元吉想起上次,汉王解决郑和船队出行的办法,因为要采购那些不值钱的民间小玩意儿的缘故。 郑和将汉王解决他出海问题的大致思路说了一下,瞬间就缓解了户部对于郑和出海这一开支的压力。 当时夏元吉就觉得当今汉王殿下,绝非常人。 又过了一阵,议论逐渐平息。 但是并没有人站出来说出一个完美答案! 朱瞻基站了出来,文文静静的向着汉王行了一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