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王的脸上先是闪过疑惑,而后又恍然大悟! 原来朱瞻基在还没当上太孙时,就已经想着要改善漕运了。 怪不得,历史上朱瞻基当上皇帝后的功绩就有这一条。 好好好,你小子,这就开始卷了是吧。 迫不及待要登基,然后把我噶了是吧! 这岂能让你如愿!? 汉王转头,扫了一圈朝臣脸上的神色。 户部尚书夏元吉脸上一脸的着急之色。 汉王知道,不用自己说什么。 夏元吉又要开始哭穷了。 果然,夏元吉站了出来。 “皇上,修缮运河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眼下国库………” 等夏元吉说完,朱瞻基的脸色已经铁青。 要知道,上辈子,可是夏元吉去修缮的运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是没想到,这一世,夏元吉竟然是第一个反对的人! 朱瞻基本想着推举夏元吉去修缮运河,但如今自己要推举的人,是要反对自己的提议的人。 朱瞻基恼怒转身,看着夏元吉。 “你可知,为何如今国库空虚,那是因为民役和军兵运输耽误了农忙!将那运河疏通,再将支运变为兑运,全部由朝中官兵运输,不耽误务农,百姓能好好种地,提高产量,便不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库便不会如此窘迫!” “此事,利商利民利朝!” 根据朱瞻基的话,汉王的脑中就出现了一个词--有利经济发展。 这就是学了规范词的好处啊! 感谢申论! 夏元吉被朱瞻基忽然散发出的威严,吓得一愣神。 半晌思绪才回到了脑子里。 “大皇孙,不是下官不支持你,是这国库实在不足以支撑修缮运河啊!” 朱瞻基听完,心中的气消了大半。 朱棣沉思许久,他明白朱瞻基提出的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事情。 但是对于朱棣来说,江南和沿海地区的民生在他看来,还算是过得去。 朱棣眼下着急的是那些北方边境的,那里常年被元人侵扰,境况算是迫在眉睫! 朱棣的心中摇摆不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