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笑得一脸慈祥,显然他在心里很满意刚刚郑和的举动。 太子亲手扶着郑和起身。 “来来来,不用行此大礼。你现在可是我们大明的功臣啊!” 郑和顺着太子的虚抚起身,一脸的关心,“不知太子殿下近日身体可好?” 太子见郑和这么关心自己,脸上的更是欣慰。 “哈哈哈……孤好着呢!快快快,老二在这呢!” 郑和象征性对着汉王行了一礼,汉王微笑点头并不说话。 接着郑和又继续跟太子说话 “小皇孙都已经这么大了……” 这边太子和郑和在那相互寒暄着。 汉王也是识趣,只是在旁边左看看右看看,并不打扰也不插话。 他可不想像赵王那样热脸去贴冷屁股。 很快便到了使臣觐见的环节。 汉王看见个子矮矮,头发专门剃成地中海的倭国人,也见到金发碧眼的暹罗人。 有足足几十个国家的人前来拜见朱棣,且都带着满满的诚意,一点也看不到傲慢之相。 今日的大明朝堂一副万国来朝的盛世模样。 这让汉王明白了朱棣为什么花重金也要郑和远航的原因。 真是风光无限! 下朝后,朱棣命太子、汉王和赵王三人同礼部一起安顿好这些海外的远客。 于是盼望着早点下班的汉王,一脸生无可恋的跟着太子去了驿馆。 太子赵王朱瞻基三人脸上全都挂着笑颜,就算各国家的言语不同,但是通过手势和表情等,也算是做到了可以交流沟通。 而汉王就不一样了,就算自己听得懂其中一个国家的英语,但是依旧装作听不懂,只是笑着点头,然后什么都不做。 其他几人也看出来汉王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倒是也没说什么。 驿馆中,各种人种、各种服饰、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 这一幅热闹的场景让汉王感到有一种梦回现代的感觉。 这便是史上外交鼻祖的时代吧,各国都对大明朝充满尊敬、不敢得罪。 就在汉王跟前,三个金发碧眼的瓜圭国人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一样让汉王感兴趣的东西。 那是…… 土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