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撞枪口上(4k)-《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3)页

    虽然PAN工艺的碳纤维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敏感度来说此时无疑没有铁氧体这边来得高。

    毕竟碳纤维是要民用的,而高振东手上的铁氧体相关的产品,都是妥妥的军事机密。

    “行了,现在总算是弄清楚了,有什么话,可以敞开说了。”高振东对移相器这边的同志道。

    “高委员,主要就是想找您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我们的地方,具体的东西,现在我们也还说不好,因为确切的说,我们还不清楚到底要用哪一种。”应化研究院的同志道。

    高振东也有点难为,这个就真的难办了,连问题都不清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啊。

    搜索还得要个关键字吧?铁氧体这个家族可是有些庞大。

    他想了想,问道:“今天搞射频的同志有来了的吧?”

    说实话,这个问题,一开始还得从搞射频的同志入手。

    旁边一位同志举起了手:“高委员,我来了。”

    看他的样子,仿佛是和高振东见过一样。至少是对高振东比较清楚熟悉。

    高振东转头看向他:“移相器,你们是要用在雷达上?”

    “对。”高委员对雷达的造诣果然不是一般的高,马上就能反推到用途。

    “哦,我知道你们是要做什么雷达了,相控阵是吧?”

    “啊对对对……”在高委员面前,果然没有什么技术秘密,他知道得比你还多。

    “频段呢?”高振东再次问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P波段,450MHz左右。”

    高振东笑了,那就肯定是它了,错不了。

    P波段是230MHz~1GHz,波长在130cm~30cm,到了米波雷达的范围,在几十年后,最为出名的功能是反隐形,但是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远程警戒,而且是超远程的那种警戒,数千公里。

    它是花旗铺路爪远程导弹警戒雷达的波段。

    而现在还没人想到用米波去反隐形,毕竟隐形战斗机都还在样机试制过程中,那剩下的就一个了,如果说此前还有点不一定稳的话,高振东此时敢肯定,必定是准备用在那台超远程雷达上的东西。

    “呵呵呵,超远程雷达……可真快啊。”

    得,一点儿秘密没有,不过以高委员的学识,这些东西在他面前自然是藏不住,同志们也算是有心理预期。

    就是不知道他说的“真快”是什么意思,和什么东西比起来真快?

    有了这个,对于高振东来说就好办了。

    “沉思”了一会儿,高振东问道:“嗯,那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还在研究哪一种铁氧体最合适。”搞射频的同志很光棍儿,这个进度虽然有些汗颜,但是在高委员这里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吧。

    高振东点了点头,装模作样的想了想,然后肯定的道:“Mn-Zn铁氧体。”

    “啊?就这?”同志们略微吃惊,主要是锰锌铁氧体这东西,是比较早出现的铁氧体种类,就有一种过于落后,不便使用在高技术装备上的感觉。

    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但是高委员既然通过思考回答这个问题,那必定是有道理的。等到同志们反应过来之后,高兴起来。

    锰锌铁氧体相对他们来说,就比较熟悉了,造起来还真没什么问题,甚至在这之前,就有同志专门研究过。

    别的不说,仅仅是“锰锌铁氧体”这五个字,今天就没白来!

    “高委员,您是怎么判断的?”有的同志对于这个很好奇,或者说很想学习。

    高振东笑道:“其实不用考虑那么多,锰锌铁氧体你们以前应该也用过吧?只是不是用于移相器,不过它的特性本来就适合这个波段,这不因为你们具体的使用方向而发生变化,很多事情,考虑简单一点。如果非要说的话,一个考虑饱和磁化强度即4πMs在2000G以上,一个要考虑居里点不低于150摄氏度,同时损耗要小,选来选去不就这东西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