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那一次,刘綎和邓子龙把东吁军吊起来打,但是终究没能伤及其根本,并且在之后不久就爆发了万历三大征,两位骁将先后入朝,随后又是播州之役,把张居正治世的积累全部打空,然后朝中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夺位之争,自然也没有人再去管西南的事情。 随着万历三十四年,三十万东吁军攻破木邦宣慰司,而明军深陷播州无力南下支援,三宣六慰便彻底宣告全部失陷。 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中原王朝在巅峰之时疆土往往会很大,但是一旦到了王朝末期,基本也就只剩下了汉地十八省,鲜有例外。 现在朱常洵的意思也很明白,他想要向那东吁动兵,收复那三宣六慰的藩属之地。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面前的诸臣。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意思却很明确,这是在等他们的意见。 皇帝虽然沉默,但是压迫力却是十足,许多大臣有心想要反对,但是在他这般目光扫视之下,竟尔不敢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前边的首辅大人。 严晨昊总算是明白,皇帝在预谋什么了,他此时也在紧张地思索。 实际上,他从来不反对用武力,他反对的,是时机不当、无意义甚至只是为了一己私欲的用兵。 东吁王朝近段时间越发锋芒毕露的同时,也时有骚扰大明的边界,掠夺大明的子民,虽然不至于有那曾经的大规模入侵,却也令边军头疼不堪。 出兵教训一番,其实也是应有之义。 四百万两…… 要是速战速决,也未尝不可,万历三大征时期的宁夏与播州两役,均是持续数月,耗费在两百万两上下,这个数字虽然也是巨大,但是多亏了朱常洵的“节省”,现在国库还是拿得出来的。 不求尽灭东吁,只是击败他们,收复三宣六慰的旧土,应该也是完的成的。 大明的国库支持不了旷日持久的大战,但是只要速度足够快,那就不会耽误如今正在进行的各种事宜。 而且,严晨昊自己也知道,上次的胜利让民间一片唱颂,也令皇帝信心爆棚,自以为是又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出兵决心异常坚定,自己就算劝阻,大概率皇帝也不会听,一旦闹起来,又得是大吵一架,非他所愿。 计议已定,于是他便从队伍之中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用兵西南,其用意也是好的,东吁近来愈发猖獗,却是应当惩戒一番……只是需得速战速决,最好能够在数月之中,便收回三宣六慰,平息此乱。” 朱常洵闻听此言,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他本来已经准备好再与严晨昊争执一场,没想到如今,自己的这位老师,竟然如此的“识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