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水利-《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老人点着头,口中说出赞许的话语,令对面的左光斗一阵热血沸腾。

    而严晨昊,此时已经思考完毕。他刚刚一边听着左光斗讲,一边大脑就已经开始飞速运转,分析着利弊与成功的可能。

    此策,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有堤坝控制河流,可以有效地阻止泛滥,又有水池蓄水,来保证干旱时田地的供水,都说靠天吃饭,可是大明近些年的气象却是愈发无常。

    水利的修建,不就是对这一观念的一次改变吗?不说完全可以扭转,但至少也是有了一定自主的余地,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是更高了。

    若是能够令北地农业兴盛的话,这更是一件大好事啊!大明的商税低,收入可是基本都靠着这天下的农税的。

    北地农业要是有了提升,朝廷的国库也是能够更加充裕,而且百姓们的生活也会愈加富足,还有利于天下的稳定,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啊!

    严晨昊越想,他的眼眸就越亮。

    他感觉到,梦想中的大治之世,离他更近了一步。

    夸赞了一番左光斗,令对方兴奋不已,严晨昊便送了客。他现在急于去验证此策的真假。毕竟他也不能算是专业人士,这等甚至可能影响到天下大势的事情,还是要问过那几个有专业本事的,才比较稳妥。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些对于这方面有所研究的老臣,就此事询问他们。

    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复,甚至有几人还赞叹有加。

    严晨昊放心了。

    他立刻找到了几名内阁辅臣与尚书,进行了商议。

    黄克缵一听到能够增加收入,还有利于百姓的生活,顿时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民为邦本的概念他可太清楚了。

    其他的大臣们,也是纷纷赞同,他们也都是有能力的臣子,和严晨昊志同道合,看得出来这项政策的优点。

    工部尚书在仔细看了那“十四议”之后,思索一番,也是点头说道:

    “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