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拉锯与增兵-《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朝军被迫分兵,在平安道以平壤为中心拉起了一道放线,同时大量向吕宋总督府购入火器,一口气又买了一万多的火绳枪以及火药、炮子,至于其他的火炮什么的,却只有一些老式的——库存已经卖光了,大弗朗机、红衣大炮这些领先的武器,则是打死都不会卖给朝鲜的。

    好在这些也勉强够用,毕竟只要守城。

    在防线成型之后,日军数次进攻都是碰了一鼻子灰,而这个时候,明军却突然渡江,对咸镜道发动了攻击,措不及防的第二军连败数阵,在咸镜道朝鲜义军的配合下,明军竟尔收复了咸镜道,但是随即也被日军给挡住。

    毕竟在朝鲜的日军有十五万之多,人数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相比于原本他们都已经把朝鲜给瓜分了,各守各的地盘导致兵力分散,现在由于平安道尚未被掌控,大量日军依然集结起来准备作战,人数上处于上风。

    明朝边军战斗力自然要强于日军,而且他们也有大将军炮和弗朗机,但是毕竟人少,虽然咸镜道收复之后,朝鲜义军也加入战斗,增加了有三万多的兵力,但是也只能勉强防御,战线无法再进一步推进。

    战场,陷入了拉锯。

    而这,也导致了日军作战情况的变化。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明军进展实在太过顺利,日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导致丰臣秀吉为了保全南部四道的已成战果,被迫决定与明朝议和。

    但是目前的情况,则是明朝联军占据了平安道、咸镜道之后,双方处于拉锯状态,没有哪一方有明显的优势,这让丰臣秀吉看到了希望,他看着自己手中的十万预备队,颇有些蠢蠢欲动。

    他来到了名护屋城,视察驻扎在这里的预备队们,并且趁此机会,透露出了自己想要增兵朝鲜的想法,很快他就受到了大名们的回信。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多数的大名并不支持他。

    “大家都对我增兵朝鲜的决定表示反对啊。”丰臣秀吉颇有些不满地说道,而他的身边,站着此地的守备,德川家康。

    “各大名不想消耗自己的军队,吝惜军力而已。”德川家康恭敬地回应道:

    “是他们不肯为太阁大人您的事业付出,将自己的眼界局限在这岛国之中,不肯放眼这偌大的天下,只满足于征伐朝鲜这蝇头小利,受到一些挫折就想要退缩,这样怎能成事!”

    “在下坚决支持您的决定,征服朝鲜,入主唐土,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为此增兵是完全合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