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分道扬镳-《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页
反倒是燕王那边,已经是人才济济,严铿作为一个外人,虽然不至于毫无出头之日,但总要比嫡系疏远一些。
这无关喜恶,却是帝王的权术。
-----------------
京师外的大道上,一支上万人的队伍正缓慢地行进着。
中央是一辆巨大的马车,雕龙绘凤,装饰得极具威严,被亲军们牢牢护卫,平稳地行驶在路上。
那是太子朱标的座驾。
不过此时,里面却不只有他一人。
不大的桌子上摆满了书卷,地上铺着毯子与软垫,而太子朱标正疲惫地靠在马车的墙壁上,一面用手揉着眉心,一面缓缓啜着一杯清茶,而这一切都被对面坐着的那个留着长须的老者看在眼里。
正是严济,此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这些年他被任命为东宫之官,悉心辅佐朱标处理政务,深得其信赖,已经成为朱标的重要班底之一。此次东宫出巡关中,他也随之前往。
前番朱元璋任命他为东宫属官,准备等朱标接自己班之后让他辅政,可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能活,如今六十四岁了还在任上,皇帝有这个年纪的,可是真不多。
要是他再不死,说不得严济也要给他熬走。
“殿下要注意身体,臣看您近些年……疲态渐显,还是要多多休息为好。”严济看着朱标关切地说道,这些年的相处下来,他和朱标的关系极其亲近,朱标本身也宽仁,两人虽为君臣,但相处起来却如同多年老友一般。
朱标此刻那面色,竟还不如他这个老人。
“乐民(严济字乐民),我又何尝不想歇,实在是事务繁忙,兹事又重大,本宫是不敢歇。”朱标用手扶着额头,闭着眼睛,轻声说道。
严济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
“殿下,恕臣直言,这关中之地,可屯军驻兵,但是迁都……殿下还是要三思啊,到时若是用漕粮维系,怕是朝廷开支要激增,迁他地百姓充关中,更是失民心之举,需知故土难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