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复制品-《都市鉴宝师》


    第(3/3)页

    徐耀辉说这两个年轻人是他的参谋,那他们自然是要商量商量,合计合计意见的。老王并不觉得这两人有什么眼力,徐耀辉鉴定画法作品那点水平,老王是知根知底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差太远了。那感觉,就跟老王鉴定瓷器一个等级。于此同时,老王也在心底冷笑,徐耀辉放弃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想到画法作品中来淘金,真当这一行走那么好混的?

    徐耀辉也就轻询问周夏的意见“周夏,老王拿出来的这几件作品,你都是怎么看的?我就觉得那件李可染的法作品,还有那么点意思。他的《牧童与牛图》,现在市场上卖得的确相当火,可两幅都是真品的可能xìng,实在太小。至于潘天寿那幅画,我的看法和牧牛图一致,都看不到上世纪。”

    徐耀辉这话说得,要真老王听了,一准得气死。

    周夏没有回答,先问苏晓茹说“小茹你先说说你的看法!然后再看我们大家的意见能否达成一致。”

    苏晓茹也就不躲闪,低声说了她自己的意见“我的意见和徐叔叔相同,虽然我也想看好那幅我们早上研究过那幅牧牛图,但在看见拍卖会上的那对双胞胎之后,实在不敢妄自下结论,要huā真金白银买画的话,那幅画肯定不是首选。”

    徐耀辉马上就问“什么双胞胎?”

    苏晓茹马上就对他讲了他们早上研究拍卖因录的结果,还补充说“这次个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觉得图片和实物的差距实在太大。以后我再也不敢看图片就做鉴定了,顶多拿来做参考意见。”

    “老王这老混蛋,也太不厚道了。”徐耀辉不由得恨恨不已“我先前只关注瓷器,还没来得及关注这次秋拍会的画作品,没想到竟然出现这样的乌龙事件……如此一来,那两件牧牛图,百分百可以选择放弃掉。像这样出现双胞胎多胞胎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而且现在这样的牧牛图,跟着李可染的热cháo水涨船高,没个三四十万,恐怕还真拿不下来,就算是真品,也不值得。李可染的这幅法作品,虽然一贯并不受关注,但借助这股东风,恐怕也要比以前涨上一些,我的估价是二十万,就看老王那混球开价多少了。”

    周夏却回答说“徐叔叔不用多虑,那幅李可染的法李白《早发白帝城》,他开价多少都无所谓。”

    徐耀辉瞬间会意过来“周夏,你的意思是,你不看好那件作品?”

    周夏点头“是的,我觉得那东西不真。”

    苏晓茹说“可我看和李可染的画风格一致啊,其他方面好像也没什么破绽。”

    徐耀辉虽然没说话,但显然是同样的意思,就等周夏的解释。

    周夏讲道“那幅作品,风格和李可染的行确实一模一样,甚至铃印,印章都如出一辙,纸张也没什么问题。但有个地方不对,那就是上面的墨。”

    苏晓茹有些疑惑,她也认真鉴定过的,好像没什么问题的说。

    徐耀辉也很迷惑“照周夏你的说法,难道,这是件复制品?”

    周夏回答说“对的,这幅法,就是件复制品。小茹你也看到了,我最初拿着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就是找其中的破绽。不得不说的是,现在应用高科技扫描打印,出来的效果真真可以以假乱真。以前所用的鉴定风格,神韵,笔法,印章之类的,用在这样的复制品上,已经没用。

    因为这就是真品的复制,所以不像是手写的仿品,不管多么相似,在神韵上多少总是有些差别。复制品,在这些方面前没破绽。”

    周夏接着又说道“像李可染李白诗,牧牛图这类近现代的法画作品,复制品尤其容易瞒过大家的眼睛。因为时间的得不久,所用的纸张都差不多,保存得好的话,不留痕迹也说得过去。不像明清以及以前的古画一样,还要费劲心思做旧,往往容易在这些地方露出马脚。”

    “那这些复制品不就无敌了!”苏晓茹很是愤概,她也明白过来,她为什么看着感觉那么像是李可染的真迹,因为那根本就是复制过来的嘛!要真不像那才奇怪了!

    周夏道“当然,复制品毕竟是复制品,不可能做到和真品完全一致。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很多端倪的,比如画法作品空白地方的墨点,就是打印机在打印时候,留下的细微痕迹,这样的东西,在手工作画的时候,是不可能留下的。还有复制品由于是打印出来的,所用的颜料,也和传统的墨不一样。在自然光下多方位观察,就会发现,一些传统墨不可能出现东西和颜sè。还有,复制品的墨在纸张上的着墨程度,和手工绘画的也会不一样,会比较均匀,而不是真品那样深浅不一。据我观察,另外一幅牧童与牛图,也是复制品。”(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