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宋家外传(五)-《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2/3)页
这天晚上,父亲专门为她举办了家庭舞会。上海滩的名人杜月笙、陈英士等人应邀参加。
蒋夫人翩翩起舞,引来阵阵掌声。
父亲注视着10年别后归来的女儿。
舞会散了。
余兴未了,谈兴且添。
蒋夫人打量着这个十分眷恋的家,格格笑了笑。“老爸,您现在富甲一方,又威震海外,可是,这房子与您的身份,可不匹配了!”
“哦,咱们这老宅,可是个老古董啊!”父亲道。
蒋夫人道:“华夏庭院,古典庄重,但是咱们作为接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不能丢掉现代化的装修,总不能叫您漂亮的女儿,去入旱厕吧,爸爸,咱们得装修装修。”
“那你就亲手设计吧。”父亲道。
三个姐妹,自小,蒋夫人就是最受宠的一个,不过,这一次,父亲第一次感受到,小女儿的思想中,视乎有一种,要打破传统的观念。
蒋夫人留学美国10年,她的世界观,她的思维方式,完全美国化了。她对美国的了解,非一般华夏人所能及。
就连父亲这个早年留学美国的前辈,也自愧弗如了。
父亲坚持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针,要女儿补课,补华夏文化课。
蒋夫人也是这样想的。
她决心重学汉语,学通汉语。
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
从头开始,她再次做了私塾先生的学生。
不同的是,她坐得住了,她跟随塾师一道,摇头晃脑吟诵,翻来覆去地牢记那些警句,背诵那些章节……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左传》、《史记》……等等,等等,她都要学。
就这样,一位中西合璧的传奇女士,养成了。
由于二姐和孙先生的婚事刺激,父亲在对蒋夫人的婚事上尤为谨慎。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决定一定要尽早着手,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所以从蒋夫人回国开始,他就一直忙于给蒋夫人物色对象。按照蒋夫人的条件,小伙子还真难找,一方面家庭背景要好,另一方面自身素质也要高。几经筛选,宋嘉树看中了一个在卫理会工作的小伙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