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筹划-《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2/3)页
这么多银子,地方上肯定是没有的,只能希望朝廷拨付,可是,户部又不乐意,最终,在清兵压境的压力下,户部给了五千两银子,余下的部分依旧让王腾自筹。
如何自筹?
自然是向大户打秋风了!
灵丘县令蒋秉之与王腾交好,无需催促,已经动员大户捐献了五千两,蔚州知州魏源以身作则,也筹集了四千两,广灵百废待兴,自然拿不出银子,不过,广昌县令的作为就令人不解了,他以地方穷弊为由,拒绝为王腾筹银。
蔚州是王腾的治地,可是,他的势力范围始终未能进入广昌县。
这一次,王腾决定拔掉这个硬钉子!
广昌县的县令不是别人,正是杨嗣昌的门生朱文典。
广昌县距离广灵县足有一百二十里,王腾抵达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了。
朱文典身着七品官袍,长身而立,看起来倒是相貌堂堂。
不过,王腾敏锐的很,他从朱文典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傲气,这是文官面对武将天然的优越感。
王腾身穿大红色的三品指挥同知服,衣上绣着虎豹,很是威风。
论品级,王腾要毕朱文典高出了数级,可是,大明朝文贵武贱的环境使得朱文典根本不惧王腾。
如果不是清兵入关,朱文典压根不会出城迎接。
身为杨嗣昌的门生,朱文典自然知道自家师长的态度,这时候放低姿态,是为了不给王腾搪塞的借口。
二人寒暄一番,王腾便入了县城。
朱文典已经在城中订好了酒宴,只等着王腾入席。
满席间,除了王腾这个武将之外,俱是当地的文人乡绅。
文人聚会,除了吟诗作对,高谈阔论之外自然没有其他的东西。
曹鼎蛟已经昏昏欲睡,他很想溜出去,又怕受到王腾苛责,当下只能打着哈欠,强行忍受着。
君不见,王腾尚在应付着吗?
朱文典科班出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如鱼得水,他数次邀请王腾当场吟诗,王腾怎肯献丑?
就算窃来后世经典,也会被这帮家伙视作剽窃,既然文人看不起武将,那么王腾就做个粗鄙的武夫好了!
“诸位,本官此番前来,是为粮饷一事而来!”
宴会之上,王腾此言可谓扫兴之至。
朱文典阴沉着脸,“王大人,此宴只论私交,不谈国事,可好?”
一众乡绅纷纷迎合,大有王腾不答便犯了众怒的意思。
谁曾想,王腾不以为意,“若无国事,本官与诸位并无私谊!”
朱文典脸色大变,王腾这就是不讲情面了。
殊不知,王腾刚刚在京城憋了一肚子气,现在,朱文典又来这一出,王腾如何能忍?
在京城,动辄就是达官显要,王腾不得不忍,可是,到了蔚州这一亩三分地上,王腾要是再受气的话,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乡绅们面面相觑,怎么也没想到王腾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现在倒好,原本准备的说辞全都没了用场,这该如何搭话?
王腾冷冷一笑,朗声说道:“卢督师正在保定与建奴浴血厮杀,尔等却文恬武嬉!若非天雄军,建奴已然冲至蔚州,到那时,诸位还有饮酒作乐的心思吗?”
朱文典忍不住说道:“上阵杀敌,这是武将的本份,若是建奴兵至蔚州,只能说王大人御敌不力,于我等何干?”
王腾放声大笑:“真他娘的放屁!老子麾下军将已经数月未曾发饷了,你让他们饿着肚子开拨?我去你大爷的!”
朱文典涨红了脸,“你这莽夫,粗俗,无礼!”
说罢,朱文典就要拂袖而去。
没曾想,王腾早已经在门口布置妥当。
朱文典一行刚刚来到门前,四名棒大臂圆的亲卫便出现了。
朱文典吓了一跳,“王腾,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腾好整以暇地坐在席间,“本官只想与诸位推心置腹地谈谈,现在话都没有说完,朱大人就想走,未免太过失礼了吧?”
朱文典有心冲出去,却又怕遭受皮肉之苦,万一被一帮莽夫揍上一顿,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可是,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面上也过不去呀!
须得找个由头!
朱文典念头一转,计上心来,“哼,本官倒要听听你有何话说”。
这就是嘴硬了,明明怕的要死,却装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