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赏赐-《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1/3)页
银子重要吗?
银子当然重要,不过,与银子相比,忠义两个字比天还重。
灵丘樵夫家资不丰,却对细作的诱惑嗤之以鼻,“老子不在乎你的那点金子,实话告诉你吧,蔚州知州魏源、守备王腾、灵丘县令待我们恩重如山,你这杀才想要到捣鬼,须得问过我们是否答应”。
一番话说的正义凛然,倒是博得一片赞誉声。
近年来,流寇多次侵扰灵丘,是县令蒋秉之死守县城方才迎来转机,而广灵军大杀四方的表现以及魏源事后的救济行为极大地赢得了乡民的好感。
与背井离乡的流民相比,灵丘百姓能够有今日,离不开魏源、王腾、蒋秉之三人!
樵夫最是朴实,他们宁愿多砍几捆柴,也不愿接受“奸人”的馈赠!
细作大为慌乱,眼瞧着诱惑不成,他又心生一计,出言恐吓,“你们这些汉人真是不知死活,你可知道,正蓝旗旗主豪格亲率万余大军已经夺了广灵城?若是伤了我,来日大军南下,一定会将你们扒皮抽筋!”
不提豪格还好,一提起豪格,几位樵夫顿时变了脸色,“原来是建奴的细作!”
广灵城惨况,众人已经听说了。
据说建奴极为凶残,男女老幼概不放过,城外堆积的人头像小山一样高!
这样凶残的建奴如果到了灵丘,遭难的岂不是灵丘百姓?
想到这里,樵夫狠声说道:“贼子胡吹大气也不怕闪了腰,我倒是听说了,你家那位豪格刚打了败仗,哪里还敢再来!”
其余几人嚷嚷起来:“还跟他啰嗦什么,送他去见官”。
樵夫笑道:“好嘞,哪位兄弟搭把手,去寻副草绳来,先将他捆了再说”。
几位樵夫动作极快,他们三下五去二便将细作捆了个严实,一行人簇拥着“收获”往县城而去。
行至半途,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传来。
积雪尚未融化,官道上人迹罕至,这时候出现骑卒,只怕来者不善呀!
樵夫微微有些慌乱,他们急忙将“细作”藏到了密林之后,只留下几人在官道上应对!
须臾,骑卒来到近前。
为首一人红盔亮甲,正是一路疾行的周遇吉!
骑卒赶了一天的路,又冷又乏,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人烟,周遇吉自然要问问路,“诸位大哥,我乃蔚州守备王腾帐下周遇吉,奉命前来灵丘公干,不知县城在哪里?”
听说是王腾的人马,樵夫大为兴奋,“县城就在十里开外,敢问诸位果真是广灵军吗?”
周遇吉笑了起来:“怎么?这还有假?”
樵夫不再隐瞒,“大人,俺们刚刚捉了个建奴细作,正要入城请赏呢”。
周遇吉来了精神,“建奴细作?”
吴秋拍了拍狗皮包裹的纸张,眉目间俱是得意之色,“绝对是细作无疑,这厮图谋不轨,捉贼捉赃,俺们已经寻出了物证,绝不会冤枉了他”。
如果真是细作,这几个乡人倒是立了大功,周遇吉扫了樵夫一眼,笑道:“事关重大,那些物证可否让我瞧瞧?”
樵夫自然应允,“当然可以,若不是广灵军,哪有我们的今日!”
周遇吉不置可否,他本是好心,害怕樵夫弄巧成拙,抓错了人,然而,看到“物证”之后他便意识到,这群樵夫真的走了大运。
狗皮包裹的文书里,有形形色色的军情记录,单是这一条,细作的身份便确凿无比。
周遇吉松了口气,他称赞道:“几位义士立了大功,朝廷一定重重有赏”。
吴秋支支吾吾地说道:“大人,小人还有一事相告”。
“喔,何事?”
“细作失手被擒之际意图收买小人,小人念及大人大恩,不曾就范,不过,后来却在他身上翻出这等物事”,说罢,吴秋将沉甸甸的金块捧在手心。
周遇吉见状大为讶异,只是这一块金子便价值百两,这些樵夫竟然婉拒了,难道他们不知轻重?
不可能!对方珍之又重地献出来,定然是有所了解。
想到这里,周遇吉好奇地问道:“这是金子,贵重的很,你收下便收下了,怎么又献了出来?”
吴秋抬起头,正色道:“诸位大人待俺们恩重如山,俺们捉贼请赏,这是本分,可这贼子的钱财却是不义之财,俺们不会要的”。
周遇吉很是感动:“好,好一位视金钱如粪土的义士,若是蔚州百姓人人如此,何愁建奴不灭!”
吴秋笑道:“份内事,将军谬赞了”。
周遇吉决心帮帮这群樵夫,“我要到县城去见县令,你们可敢与我一道入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