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只服王腾-《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3/3)页
“多谢大兄”
刘宗敏拍了拍王臣的肩膀,不再多言。
殿后示警的人马九死一生,若是大意些,十之**会横遭不测。
刘宗敏之所以留下王臣,是因为此人不但武艺绝佳,而且颇有胆气。
从这处土坡到军寨还有五里路,便是大队人马一路狂奔,也得花费小半柱香的时间。
等到人马入寨,又得安排大军出逃,数千人手想要离开,最起码要耗费半个时辰的功夫,这么长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而,在土坡上留下哨探示警是最好的选择,起码可以留给刘宗敏更多准备的时间。
陈三、陈六兄弟需要统领部众,抽不开身,深受刘宗敏大恩的王臣便成了最佳选择。
换句话说,若是换了胆怯之辈,说不定敌军未至便落荒而逃了,那样的话,自然会耽误大事。
匆匆布置一番,刘宗敏便率众直奔水寨。
这时候,高迎祥的信使已经将刘宗敏叛乱的消息传达全军。
刘宗敏大营,他抛弃了所有粮秣辎重,只带了八百部众,饶是如此,还是耗费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适才,王臣已经点燃了狼烟,这说明追兵在即。
时间仓促,刘宗敏不敢耽搁,他匆忙领着大队人马离开了。
王臣运气极佳,他与同伴离开没多久,追兵便到了。
刘宗敏顺流而下,速度极快。
追兵没有船只,只能望而兴叹。
侥幸逃过一劫,刘宗敏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一旦高迎祥有了准备,自己依旧必死无疑。
“渠帅,咱们还是回太原吧,到了那里,谅他也不敢来送死”
刘宗敏摇了摇头,道:“数千石粮秣被我一把火烧了干净,高迎祥只怕不会轻易饶了我,仅凭咱们这八百人马再想像之前那般逍遥自在,怕是不可能了”。
陈三迟疑一番,嘴里道:“张献忠颇有威望,不如投他?”
刘宗敏反驳道:“张献忠,小人也,我等助他良多,他却去了川地,此人绝非明主。”
陈六沉吟良久之后,“去寻闯将吧!”
闯将指的是李自成,他与刘宗敏本是旧识。
毫不客气地说,刘宗敏能有今日,多亏了李自成大力相助。
只不过,眼下刘宗敏与闯王高迎祥彻底闹翻,这时候投靠李自成怕是会将祸水东引。
背信弃义的事情,刘宗敏是不会做的,“不可,闯将助我良多,我怎能拖他下水?”
陈六义正言辞,“头领,事到如今只有闯将才能与闯王分庭抗礼呀,若不投他,天下之大,何处是我等去处?”
刘宗敏不以为然,“我等有手有脚,难道没了靠山还活不下去吗?”
“头领三思,卢象升也好,王腾也罢,这二人绝非良善之辈,若是我等离开大队,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呀”
刘宗敏皱起眉头,“不必多言,闯将那里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去的!你们还有什么去处?”
“头领,王腾那里如何?”
“王腾?”
一行人嗔目结舌。
王腾可是官军,更是前些时日击败刘宗敏的大将。
这时候,陈六竟然要投靠王腾,这太令人惊恐了。
传言中,王腾战无不胜,是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心腹爱将,若能投靠此人,想必是极好的。
只是,王腾用人向来苛刻,刘宗敏归降,他会接受吗?
再者,王腾不过是一个五品守备,投靠他,会不会折损了刘宗敏的身份?
若不是王腾的事迹广为流传,四周的军将不会面面相觑。
迟疑意味着同意!
众所周知,王腾在民间风评甚佳,此人言出必践,麾下军将更是来历复杂,如果刘宗敏投靠他,说不定能够拼出一个前程。
“头领,王腾只是个守备呀”
刘宗敏不屑一顾,“守备又如何?大明朝能够击败我的守备只他一个,这样的人物,我服!”
刘宗敏自己尚且不在乎名声,别人还能说什么?
其实,对于刘宗敏这等“贼寇”出身的人来说,王腾这种不计出身,不计德行,只问才能的政策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
与其死在高迎祥手里,倒不如降了王腾!(未完待续。)u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