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指点迷津(上)-《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3/3)页

    刘正微微一怔。

    这个问题,他倒是从来没想过,但此时田丰起,他也意识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任何一个了解三国大概走向的人回到这个年代,绝对会根据历史轨迹,在整个下大势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后世的人考虑的角度是出于整个下的,所有人都具有大局观,这可能是下意识地习惯,但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因为知道形势,所以只要定个目标就好了。

    但这个年代的人不同,不要普通百姓偏于一隅,受限于情报与眼见,没办法做出判断,也根本就不会去想封侯拜相这种太过遥远的事情。就算是身在朝堂,都没办法准确把握住信息,能够从信息中推测出准确形势做出决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才会只有那么寥寥数人在整个三国中名声鹊起,从而流芳百世,为后世津津乐道。

    因为他们都是能够在有限的情报中抓住关键一击啃的人物,宛如开启上帝视角一般,而且争取到的战果也关乎下大势的走向,用这个时代平头百姓的眼光来看,堪称神乎其技。

    而刘正如今的情况,恰恰与那少部分人一样,他做事从一开始就切入要点,讨伐黄巾,他没想过消灭和自己势力对等的股黄巾贼,反而一眼就看准了张角,想要稳定幽州,那就需要打压鲜卑乌桓……虽其中出了不少问题,但从田丰的角度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想到这里,刘正也不由心中升起一些优越福尤其是田丰的夸奖,让刘正倍感受用。

    起来,田丰这人刘正其实并不了解。前世唯一知道的是田丰因为『性』格死在袁绍手中了,但从繁阳得知田丰的去向后,刘正其实也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

    刘正所剩不多的记忆中还有荀彧对袁绍原本的四大谋士的评语,不同于郭图逢纪,印象中许攸是因为爱好被荀彧轻视,而田丰则完全是因为『性』格问题。

    但这同样表示,荀彧认可了田丰的能力,而依照建安初年荀彧的眼见与才能来判定,田丰能够被认可,其能力也是非同可的。

    另一方面,建安初年袁绍掌控四州,凭借汝南袁氏的名士不知道吸纳了多少士人投靠,在这样的情况下,田丰能够脱颖而出,纵使『性』格刚而犯上,还深得袁绍器重,带在身边,这同样明田丰本身的能力绝对非同可。

    现如今他看到田丰“97”的智力属『性』、“90”的政治属『性』,自然知道田丰是个牛人,所以更加觉得田丰推心置腹的抬举极其受用,甚至再一次动起了招揽田丰的想法。

    不过,田丰这人还真是如沮授所的傲气十足啊,竟然连三公九卿都不放在眼里,还朝堂上酒囊饭袋不少……

    刘正想着,却也好奇起来,“还不知元皓公到底要问什么?你若只是抬举刘某,刘某以为,我等还是正事……”

    “往后有如同,亦或稍次于公子这般富有眼见、远见、胆量之人,公子便能招揽了。这便是给公子的提议。莫非不是正事?”田丰笑了笑,“刘公子只管回答,待得田某问明白,你便知道田某在什么了。”

    “呃……”刘正有些窘迫,田丰笑道:“这第二问,刘公子想来一直听麾下人抬举你,也自信他们支持你。然则你可有想过,旁人会不会服你?有朝一日,你诛杀董卓翻了身,届时该如何封赏麾下?可想过有多少人会同意你的麾下做官,同意你封王拜侯?若不同意,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些不同意的人,便是『奸』佞之人吗?”

    刘正呼吸一滞,田丰眼眸徒然间一眯,“再问的精准一些,你是要挟子以令群臣,亦或奉子以令不臣,还是真真正正地三兴汉室,创个季汉、左汉这般的朝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