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肺腑之言-《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2/3)页
“胡说八道!”
刘备端起瓷碗的动作一顿,目光蕴着一抹深意,随后将瓷碗磕在托盘上,蹙眉道:“你不答应?你可知道这城中如今有多少人想要你的命?有人想要保蹋顿,想要幽州安稳,还有人想要轲比能死,挑起鲜卑内战……这些话,每天都有人帮着传到刘子相的耳朵里,你当真以为他如同刘使君一般心慈手软?他可是做过侍中的人,天子近臣,便是因为刘使君之子的身份才得了职务,这些年历练过后,也足以让他有动刀的血性。”
刘正不以为然地笑道:“这不是还有伯珪兄和老师嘛,还有季匡兄和文若兄,这么多人助我一臂之……”
见刘备表情有些阴沉,刘正恍然道:“看来我猜的不对,你并非是想对我来一招趁虚而入,便是觉得伯珪兄不像是那种胡来的人,此时却偏偏不跟你来往,还有老师也不跟你交心,所以想从我这里探探口风,也好跟老师他们去打交道,想着在此事中分一杯羹?”
“我若说不是,若说我是真的在乎你们的安危,你信吗?”
刘备摇摇头,从鼻子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听着刘正不答反笑,望着树梢沉默良久,风吹发梢,他叹了口气,轻笑道:“能告诉为兄你怎么说服的伯珪兄吗?”
“也没什么,武将嘛,无非便是粮草辎重、武备人马,还有名声战绩……对了,骑兵装备的事情,左元放没跟你提?这也是伯珪兄和我合作的原因之一,我送了他一万套。”
“大手笔……左元放提了。蹋顿还送了几个马蹄铁给尾太守,尾太守派人自上谷带过来了,我在州牧府上看了,挺好的……蓟县那些人要杀你,也是你私铸武备,让他们忌惮了,觉得你有心谋取刘使君的位置。这事,便是我受命韩文节、袁本初而来,往日里也与他们交好,还是被讥讽得丢了不少颜面。”
刘正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多望了几眼刘备,点点头,“嗯,听到了。不过我不会记着这份情的。”
刘备望过去,一脸无奈地笑了笑:“至于今日一事,便是左元放说你心慈手软,叫我冲着你一个人来,我想着你对自己的属下如此仁义,对左元放尚能网开一面,于你我之事上,未必不会看开。不曾想,我作为受害的一方都放下了,你跟我说什么狗屁随缘……倒好似我欠你的了。你要不要脸?惹恼了我,弑兄之名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那也要有人信呐。”
刘正撇撇嘴,“还说我,你要脸吗?你欠我们家的还不够多?你以为我是孔融那个白痴?为了名声就知道虚情假意,最后还不是知法犯法,把自己的兄长害死了。我不是那种人,务实的很。欠我们家的你不还也可以,少给我添麻烦就行。你要真宣传我的恶名,我也让你不得翻身。鱼死网破嘛。”
“呵,这话我记下了,到时候告诉孔融。至于鱼死网破,你确定你这条鱼够大?”
“你确定你这张网够结实?”
刘正反问一句,随后与刘备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不久之后,刘备将梨汤一饮而尽,深笑道:“看来没得谈了?”
“想聊还是有的聊的。就是你想谈的这些事情,暂时还是不用谈了。都是做主公的人,哪里能考虑的这么简单。你拿出诚意,我也拿出诚意,往后再看吧。”
“好。”刘备点点头,顿了顿,笑道:“那……聊聊孙公祐、国子尼他们?他们怎么跟着二位弟妹了?当稳婆……嘶!”
刘正用力在刘备的肩膀上一拍,板起脸道:“你这鸟厮过分了!这算威胁还是什么?都说了公事不用谈了,自己猜去。”
“你不说我也知道,郑师伯向来会举荐弟子门生当郡县佐吏,他们几个一反常态地过来,无非便是青州战乱,故而去辽东投靠管师叔避难,亦或跟着老师,乃至于你与伯珪兄中的其中一人。我说的对是不对?”
“随便你怎么猜。我家婆娘呢?”刘正问道,“可还安好?”
刘备摇摇头,望着刘正愈发肃然的脸,笑道:“看来你的确喜欢女人。我这里有个六岁的小姑娘,要不要给你养着玩?看着挺聪明的,往后说不定能有大用。”
刘正愣了愣,沉声道:“你这是讥讽我,还是真的想要成全……呸!我家婆娘呢?到底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