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五年之约-《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2/3)页
“我想不出来!”
“……那也得想。”
“我……”
那语气有些强迫,刘正气得咬牙切齿:“老子欠你的!”
“呵,先生今日倒是骂了许久。张某原本还以为先生是个斯文人。”
“你他妈要求怎么这么多啊!你以为我想这样?还不是你们害的!还有,别一个个教训我的脾气城府,老子跟你们不是一路的!也不是你们的后生晚辈!”
张曼成笑了笑,“确实……不过仔细想想,先生这样也挺好,起码真实,不用拘泥于繁文缛节,也不会让张某觉得先生虚伪,想要谋害我等。”
刘正被这态度气笑了,“你他妈真贱啊!”
“想让底下人活,没办法啊!”
张曼成也笑起来。
“韩忠还说我儿戏……哈哈哈!”
刘正闻言越笑越大声,张曼成也大笑不已,两人笑了良久,渐渐沉默下来。
刘正叹了口气,“你要是早点遇到我,或者我要是早点遇到你……不会这样。”
“你我算知己吗?”
“想得美!你顶多算是我的手下。还想着让我给你当谋主?你打得过我吗?脑子有我聪明吗?光有想法有什么用,猪也想过的好一点。”
“呵。可你人没我多啊……”
感觉到刘正又有发火的冲动,张曼成安抚道:“说正事吧。你我谈久了会惹了生疑。”
“还不是你找的,你闭嘴吧。”
刘正撇撇嘴,望了眼张曼成“88”的武力属性,有些教训对方一下,又瞥了眼村外的那些火光,还是开始冷静地思索起来。
虽然张曼成的死期与记忆中有些偏差,但刘正没记错的话,朱儁这人死脑筋,攻打宛城的时候,一直主张把黄巾贼杀怕为止——也就是说,张曼成真的想活,又不想放弃那十几万人,就只能等着十几万人被招安,又或者……化整为零。
他想到这里,迟疑道:“十几万人太多了……真的,不可能凭空消失,真的不想让他们受到损伤,只能遣散……他们散了,你甘心吗?”
张曼成一怔,摇头叹气道:“不甘心。但大贤良师被你设计杀了,没了主心骨,人心很容易散……老实说,我与韩……”
他下意识地扭头望向身旁,随后苦笑道:“我们想过,太平道都是以大贤良师为首领。他若不死,我们很多人都能坚持,但他死了……事情不好做。而且仅存的几方渠帅,也聚不到一起了。各自为战,迟早有被攻破的可能。这也是我们想找人的原因。”
“你别提这事咱们还能好好聊天。”
刘正心中不是滋味,“那便是说,你现在也想让大家散了?”
“这不是张某想不想的问题,还要看兄弟们怎么想……”
刘正点点头,夜风吹过来,他听着参杂在风声的哭声,揉了揉有些发寒的手臂,“我给你一个意见。让所有人装平民,直接开城门放出去。你们没办法被招安,那就用这种计策,朱中郎将有点偏执,觉得海内大好,不能容你们想反就反,想投降就投降,但他再怎么固执,不可能杀平民。宛城是郡守,城中肯定有不少人,全城百姓都放出去,你们的人混在其中,他们就算发现一些,不可能杀了所有人。”
“先……”
“你听我说完。是这样。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即便你可以让他们一个个的在你面前忏悔,但你要是想撤离这个烂摊子,他们还是会觉得你背叛了他们——因为目的不一样了。你如今需要告诉他们,路子错了,找个地方重头开始。信你的,你带过去。不信你的,留下来也没办法。”
“先生,这主意这两天我等也想过。但韩忠说……若都散了,我等的命说不定便会被人拿去献给朝廷。”
张曼成苦笑着拔了根草,缠在手指上望着夜色,坦言道:“张某还以为你点头是明白了。实不相瞒,我等如今造成的局面虽然困顿,这么多人在一起好歹还有个依仗,大家同心协力,未必不能撑过去。张某也不甘心就这么……”
“你们靠什么撑?”
刘正一脸荒诞:“结果说来说去,就是想找个人破开那种无解的局面?十几万人你不舍得,可你也不可能被招安,你现在叫我指条明路,我给你了,你还要更好的?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们没机会的!你自己也知道,为什么还要死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