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乐府双壁-《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3/3)页

    但荀攸已经想到了更深层的意思。

    那刘公子要他送给慈明祖父,那么“荀叔卿”这三个字便无需多言,必定是荀采了……恶母便是恶父,也就是自家慈明祖父。

    那恶兄之名荀攸想不到,但刘氏……

    若只看此诗,只能看出恶母嫌弃刘氏——也就是说,刘公子做的再好,慈明祖父也会因为身份原因嫌弃刘公子,或是因为没有媒妁之言的两情相悦,碍于儒家礼法,不接受刘公子……

    但若加上那雄雌莫辩的《木兰辞》……

    他对荀祈的诗文功底有信心,这辈子能让荀祈叫好的诗词还真是少数,也就是说那首《木兰辞》也是上品。

    而诗文中更是明显有暗示。

    只不过,是暗示让女荀出逃北上,还是说他能够建功立业,亦或……真的只是表面上的妄图用诗文来获得慈明祖父的青睐?

    最后一个想法,荀攸下意识地抛开了,此人既然敢写,那便绝对有深意……何况那张益德还调侃说是“家书”……

    荀叔卿与刘氏,两情相悦,夺情起复,标点符号……

    荀攸眉头紧锁,脑子里一个个念头地掠过,直到感觉受了烫伤的右手被包扎起来,这才回过神,随后便留意到神色有些复杂的张机。

    “刘公子果然文武双全。”

    张机情不自禁地呐呐道,“胸藏兵甲,腹有诗书,远见也绝非寻常人可比……果然是天佑之人啊,连伤寒都死不了。”他摇着头,心中唏嘘不已。

    荀攸心中一动,随即朝张初拱手道:“品济公!那刘德然到底何许人也?实不相瞒,此人这卷竹简,乃是要荀某带去颍川给家中慈明祖父。二首诗文,连带笔法、章句,与我慈明祖父有些渊源,事关重大,还请品济公明言!”说是实不相瞒,却还是给自己留了些颜面。

    “慈明公?你是颍阴荀氏?”

    张机怔了怔,随即望向张初,张初点头介绍了三人一番,他不由苦笑道:“得,一个隐瞒身份,一个索性隐姓埋名,你们二家还真是颇有互通之处。既然如此,不若由我引起介绍一番吧……不过,还得等明日了。夜已经深了,德然兄想必也睡下了,今日多有波折,还是不要打搅他了。”

    见荀攸颇有现在就找刘正的想法,张机笑了笑,费了一番功夫才说服荀攸放弃这个想法。

    他倒是也有几分计算。

    有些东西,就是藏着掖着,才能让人惦念,这诗文他能看出好来,既然荀攸惦念,那就多等一会儿,这样才会更有效果。

    与此同时,宛城县衙之中,名叫师宜官的中年人看着手中竹简啧啧称奇,在带来这几卷竹简的渠帅张曼成的催促中,这才放下竹简,临摹起来,口中倒是来了一句,“某以一手书法得天子青睐,扬名天下未逢敌手,未曾想涿县还有一人胜我半子。这开拓之功,着实不凡啊……拿这字写反书送去南阳各地衙门,我怕他们不奉命抓人,反倒留作自观了……啧啧,张曼成,你人不怎么样,还囚禁老夫,可这事办得漂亮啊。嗯,老夫第一次夸你,你好好记着。老夫好歹代表书法一道大成者,又是你的敌人,你有此誉,便是死也无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