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火光-《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2/3)页

    好在按照计划绝对万无一失,程科想到如此妙计出自于他,也有些激动,目光更是怜悯地扫视着街道四处浑然不觉的百姓,随后望向摆放着刘始棺木的屋子,听着耿秋伊与李氏的哭声隐隐传出来,抬手抖了抖身上的丧服,双手合十拜了拜。

    二小姐啊,你最好不要出来了,这样往后程某还能纳了你,让你看看程某何等风光,程某保证,由程某治理的故安城——定然比这帮狗官好上百倍!

    ……

    火光燃起的时候,公孙越正牵着白马走进南城门,有些怨气的脸在听着县丞的解释后也慢慢舒缓下来。

    “……便是因为元起公之死,天神将又要遵从遗命南下抗贼,眼下我等才在其他城门处如此谨慎,让公孙公子在东城门等候了许久,有所怠慢之处,还望公孙公子海涵。”

    县丞说着话,又朝着公孙越身边的卢节拱了拱手,“所幸这一阻拦,反倒让大公子与公孙公子汇合了。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未曾想元起公……”

    卢节心头沉痛,随后望到远处的火光,微微一怔。

    “大公子,走水了。”

    同样心头沉重的明福望到火光牵着马车的缰绳说了一句。

    “火势挺大啊。烧了什么了?好像止不住的样子。”

    公孙越漫不经心地望过去,心中却还在设想着县丞描绘的,刘正当时一马当先,冲杀向五万人的场面,有些觉得荒诞的同时,内心隐隐热血沸腾。

    “是粮商弘家的地方,看这火光,当是不少屋子烧起来了。三儿,你带人去看看,他们家如今也有不少人去悼念元起公了,或许会照顾不过来。另外,再抽调人手,让大家多加巡逻……许是有人找机会在寻仇。那些个平日行为不端的富商,你们尤其要注意去查看一番,以免有小人作乱。今夜可不能让人捅了篓子。”

    那县丞望了片刻,朝着后面跟着的三名衙役其中之一指挥着,随后又一边走一边摇头道:“那弘家这几年坏事做了不少……唉,总有人不会念着八位神将卖命得来的安静,按着私心做事。今夜悼念亡灵,怎就会想着如此荒唐行事?”

    卢节闻言微微皱眉,脑子里突然有些不好的念头。

    看着身后一名衙役出了南城门过去召集人手,他扫视了一圈有些空旷的街道,又望向那处火光的位置,皱眉问道:“德然那边人多吗?我是说维持秩序的人。”

    “不算多,不过也不能说少。如今不说全城百姓,至少附近几条街的人都去了,还有不少本地的缙绅和富商都过去悼念,跪在街道上呢。虽然不乏有仇怨的,但死者为大,此时自然都和睦下来。”

    县丞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大公子放心,有那些缙绅豪强的客僮随从在,百姓之中也不乏义士,那边绝对闹不起来。”

    他又补充道:“何况八位神将悍勇无双,有他们在,谁人胆敢造次?”

    “不,不对。”

    卢节突然摇头,望着那处浓郁不息的火光,肃容沉声道:“明日德然他们便要起兵抗贼。今夜便是最好的时机!人多没用,那处火光便可让人抽调出来。便是有人补上,若再有火光,必然还能抽调出一帮人!自然,你说百姓拥护德然,可蛾贼也是百姓……骚乱一起,可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了。”

    他说到这里,连忙拱手道:“管县丞恕罪,此事便是卢某小题大做,也应当小心谨慎一些。还请管县丞通知麾下,让人全力守护那片街道,那里才是重中之重!若德然他们死,便是这城外万余讨贼之师,也不过一盘散沙。至于准备辎重一事,有百姓自发进行便可。有德然名声所在,关乎辎重,这些人决计不敢乱来。”

    公孙越皱了皱眉,颔首赞同道:“没错。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尔等在外忙碌,那里可谓是整个故安城最容易下手的地方。随便射上几箭,都能捅死个家主来。”

    县丞闻言心中一凛,想到那场面也是浑身冒起一股寒意,拱手道:“二位公子所言极是。某家这便派人前往。”

    “不用了!”

    公孙越随即跳上白马,一脸跃跃欲试地摊手道:“给我印绶,我去叫人。某家好歹是个校尉,再与你们的县尉一起,便是有什么意外……不,决计不会有任何意外!”

    “那便多谢公孙公子了。”

    县丞掏出印绶交给公孙越,公孙越便掉转马头冲出南城门。

    看着身后两名衙役在县丞的命令下递过灯笼转身离去,卢节拱手邀请道:“管县丞,不若我等共乘马车过去,路上你也好再与我说道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