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很多不忘初心的影评人,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开始针对的是电影本身,比方说《财新网》,非常客观的说了:抽签放弃一半人口,没有必要;可是当初《复联3》上映,鼓吹灭霸成功者特质,一个响指灭了一半人口的也是这家媒体… 14年的时候,大刘就针对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假设《星际穿越》是中国人拍的,水平和美国人拍的一样,但明确说这是中国人拍的,里面演员全是中国人,那个片会很失败。美国人的《星际穿越》很晦涩,舆论会美其名曰“烧脑片”,是“高大上”。中国人拍出来这种片那就是挨骂的事,别人会觉得你在胡扯… 毕竟《星际穿越》的核心——为爱发电,确实有点扯淡… 但大家就觉得那是部高大上的电影! 大刘真的是,不过时啊! 这帮人也真的是不要脸! 为什么要这么针对小破球? 不知道,大概是觉得被打脸了? …… 2月15号,《流浪地球》迎来次周末,按照瞄眼的估计,次周末应该能再收接近6亿票房。 事实也大差不差。 截止二月十八,小破球上映14天,累计票房42亿,成功超过《红海行动》,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华语电影影史第二… 郭帆发了一条感谢的微博: 电影票房的成功是因为观众宽松,与好莱坞顶级还有很大的差距… 沈明也转载了一条《红海行动》祝贺《流浪地球》票房超过自己的微博,回了一句:“都是自己人,没必要整这些虚的!” 然后一堆沙雕粉丝跟帖:“加上《战狼2》” “卧槽!我才发现,《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三部电影唯一的共同点决然是:都有沈明!” “…逆天了…” “真的是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的!” “牛逼!” 沈明看着这帮沙雕粉丝,觉得很可乐… 对了,他在拍《护航》… 这电影没什么难度,全是剧情、对话,剧本都是写好的,摄影机架好,盯着监视器,觉得好,就过,觉得不好,那就再来一遍… 包括临时演员调度,场景设置之类的,都不用他操心——副导演给他配的是周铨,《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的第一副导演,有他负责现场调控… 明仔总感觉自己就是来卖名声的——跟小四一样! 呃… 大差不差,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条件,别说沈明了,就是一正常审美的傻子,都能做导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