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凤来仪-《崇祯故事》
第(2/3)页
桌上众人一片恭维附和之声。
那老吏何如水干笑几声,拱手连称:“哪里哪里……”
酒过一巡,宾主稍歇,席边的花唱班子开始奏乐。丝竹声响起,歌妓用紫檀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轻唱,袅袅歌声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飘过回廊,飞出画檐,消散在无尽的夜空里。
楼上最里一间的客房里,丹楹刻桷,陈列精致。罗裘被里,露着香肩的小枙以手支头,看着身边沉睡的男子,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窗外风雨琳琅,房里却有金沙金粉深埋的宁静,一缕乐声隔着回廊若有若无的飘过来,隐约唱着:
琵琶一曲芳心乱
小院低回
独倚栏杆
良人锦书千金换
鸿雁南飞
相思肠断
……
在这如梦如幻的歌声里,小枙的思绪回到了今天下午的后院。
一个拥吻之后,杨铭看着小枙,目光里柔情无限。
“你还没吃饭吧?我带你去吃……”看着小枙的眼睛,杨铭喃喃地说。
“我要吃龙须面,”小枙眨着眼睛,“要加肉的。”
龙须面?今天将军府的厨房可没做这个。
“我带你出去吃……”杨铭灵机一动。
“出去?怎么出去?”小枙撇撇嘴,“走大堂吗?”
“嘿嘿……让我再搬搬砖……”杨铭嘴角露出笑容。
后院的西北角就是将军府的后门,亭榭门楹,内外两重门都落着木栓大锁,极为坚固,想弄开是不容易的。杨铭扛起青砖,在后门墙角横横竖竖地垒了起来,不一会,就垒起了几级台阶。
“我不去,我要走大……”没等小枙说完,杨铭一把将她横抱起来,跨上台阶。
小枙躺在杨铭的臂弯里,身子软绵绵的,双手柔柔地勾着杨铭的脖子,只觉得头顶的绿树碧瓦和蓝天白云旋转着,整个人像飘了起来,心儿像风筝一样飞出去……
“我先跳,在下面接你……”
杨铭受过跳伞训练,跳过四米高的木架跳台,三米多的围墙自然不在话下。他侧身一跳,一个漂亮的前滚翻,嘻嘻哈哈地站起来,伸出双臂作出一个托抱的姿势:“来,我接着你……”
小枙蹲在围墙的飞檐上,一只手扶着瓦椽,一只手提着裙袂。
“我不跳,怕……”
后院的游廊里,许莹急冲冲地走着,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惊起了树上的宿鸟。如画提着灯笼紧跟在后面,面色惶恐,大气都不敢喘。
昏黄的灯笼光照下,青砖垒成的台阶明暗交错地向上延伸着,一直到围墙的飞檐之下。围墙的那边,是悠长狭窄的小巷,万籁寂静,夜色深沉。
许莹看着眼前的一切,静静地站着,任寒风吹拂在脸上,两行珠泪滚滚而下。
小枙从围墙上跳了下来,像轻盈的小鸟一样扑到杨铭的怀里,俩个人一起倒在地上,杨铭仰躺着,天上白云舒卷,心中情深意长。
将军府后面的小巷宽不足六尺,两侧都是高墙深院,南面是将军府,北面便是军营的后罩房了。杨铭和小枙牵着手,沿着悠长寂寥的小巷走着,此情此景,不禁让杨铭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抒情诗——与诗中不同的是,他现在牵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快到小巷尽头了,嘈杂的人声从巷口传来,前面就是繁华的南北大街,杨铭低头看看自己标志性的迷彩服,深感不妥。
“得先买件衣服……”他把身上的迷彩服脱下,一时不知放哪好。小枙伸手接过来,叠了几叠,解开褙子的衣襟,将迷彩服塞进去,肚子一下就大了起来。
“哇,原来接吻真的能怀孕……”杨铭感慨地说。话音未落,头上便挨了小枙一记响指。
明代几乎是没有成衣业的,古人做衣服,都是在布庄买了布自己做或者请裁缝做。但是市面上卖旧衣服的却不少,当铺的重要周转物资有一项就是客人典当的旧衣服。顺义城里这次一下子拥进这么多难民,旧衣服市场一下子红火起来,连一些不相干的铺面都兼营起了旧衣买卖。
出了巷口,在路人的诧异目光之下,杨铭带着小枙找到一家裁缝铺子。这家裁缝铺只有半间门面,里面挂着几卷布料、几件做好的新衣服和几件旧袍子。老裁缝站在柜台后面,看到杨铭俩人过来光临,惊讶得眼睛都直了。
“把那件袍子拿我试试。”杨铭看了看,挑了一件最大的袍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