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福气-《国潮1980》
            
            
            
                
    第(3/3)页
    果不其然,宁卫民的判断没错,一问就打听清楚了。
    这位大姐还就姓谭,自称家住沙滩儿。
    因为身体残疾,没有正经工作,靠每天下午到晚上给长虹电影院看自行车挣点收入。
    偏生家里还孤儿寡母,她家里的顶梁柱前年没了,自己一儿一女还都在上学。
    那不挣蹦能行吗?怎么着也得活啊?
    所以,等到跟市场其他人印证过这番话属实,宁卫民就跟这谭大姐开口了。
    他诚邀这位大姐去烟酒店工作。
    说每天早八到晚八点,就管看店,月工资八十。
    视情况而定,还会有奖金。
    这样优厚的条件,谭大姐当然愿意了。
    她可不在乎什么个体,反倒觉得是自己时来运转。
    只是偏偏对时间,她还有一些顾虑。
    谭大姐随后跟宁卫民解释,说自己不能半途把电影院撂了。
    她得容人家那边把替换自己的人找着,才能从按照宁卫民希望的这个时间来。
    目前只能是从八点干到下午四点。
    当然,工资可以低一点,她没意见。
    那还用说嘛,这样的回复其实更显厚道。
    这样人品,无疑让宁卫民更加的放心了。
    再后来,这位谭大姐就再不用冒着大风挣钱了。
    同时也彻底解放了张士慧的岳父岳母。
    虽然张士慧一开始有点不大看得上这位的尊荣吧。
    打心里很是嫉妒宁卫民天天泡在花丛里,自己只能天天“剌眼睛”。
    可后来他就知足了。
    因为这谭大姐办事儿能力超强。
    头脑清楚,干什么什么行,让人省心省大了。
    毕竟是看车的出身嘛。
    烟酒账目记得相当清楚,那钱数算得一分不差的。
    而且她眼里还有活儿。
    每天把店里打扫得亮堂堂的,一尘不染,开水随要随有。
    最关键是善于应付各方各面的关系。
    无论批货的,居委会、工商、税务,乃至张大勺这房东,都让她胡撸得没有脾气,四平八稳的。
    这让张士慧就没话说了,再让人家走,除非他傻。
    反倒是宁卫民得着理了,变得相当嘚瑟啊。
    什么叫识人之能啊?
    打这儿起,他一接张士慧电话就得吹上两句。
    吹嘘自己慧眼识珠,这样的人才便宜张士慧了。
    张士慧还别不乐意听。
    只要敢一滋扭,宁卫民就会说WHO怕WHO啊?要把谭大姐调到缝纫社去。
    给张士慧挤兑得没辙没辙的。
    总之,对宁卫民来说,这1982年的年底太顺利了。
    那真是白色的雪花白色的飘。
    白色的银子白色的照。
    白拿的钱财,自己就往他怀里跳啊。
    甚至还不光他自己顺,元旦来临之前,就连咱们国家的体育成绩都提气,让人高兴。
    同样是这一年的年底,吃着白菜熬豆腐的共和国老百姓,从电视上集体目睹了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闭幕的实况转播。
    大家兴奋的看到,共和国共获得金牌61块,首次跃居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名。
    法新社发表电文称,“曾一度被称为体育上的‘东亚病夫’的国家,已确信称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结束了31年日本称雄亚洲体坛的历史。”
    不知道这样让人惊喜的突破,除了运动员的努力之外,是不是也有今年白菜长得好,滋味特别甜美的一点功劳?
    反过来,和共和国的情况比起来,国际社会上可就不那么太平了。
    没有白菜保平安的国家,似乎压根就不懂得平安是福,闷头发财的道理。
    那打得就跟热窑似的,到处是戾气和不太平。
    在阿富汗,反政府的游击队夺回了一些被苏联占领的地区,进入了拉锯战。
    在中东,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刚刚逃过了又一次对他的暗杀。
    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遭枪手袭击。
    此时,两伊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
    就连英国和阿根延,也因为刚结束的“马岛海战”,各自都有许多家庭沉浸在对亲人逝去的哀痛之中。
    这样的对比,多少也让宁卫民产生了些怀旧的情感。
    他不禁想起了上辈子2020年的春节。
    全国老百姓待在家里有肉吃有酒喝。
    外国人却满大街的疯抢手纸、罐头、枪支弹药,惶惶不可终日。
    真的得说,作为一个身在共和国的老百姓,福气啊!
    1982年啊,就这么过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