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华考察-《帝都升职录》


    第(3/3)页

    尽管金华集团的业务体量远远超过恒慧集团,考察组众人还是听得非常认真,提问也非常踊跃。

    细想一下其实很好理解:金华集团在亚洲、南美、非洲等地区的经营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欧洲,特别是比较发达的西欧地区,了解尚且浮于表面。因此,能向恒慧等先行者取经,获得第一手经验,自然是非常有用的。

    在此之后,尹杰又带领众人拜访了沐霖和Boschler两个公司。

    拜访沐霖的意思有二,一是沐霖作为最早投资本地的一批中国公司,经历过的波折是最多的,且这些波折大部分都因文化差异而引发,完全可以据此对金华集团的众人进行一次警示性培训;其二则是Jessy在模塑界拥有极其广泛的资源,未来或许对金华集团在周边各国的业务开拓会有帮助。

    尹杰没想到,毛顺林居然也在。

    “毛总,我电话您要求拜访豪森总部的时候,您怎么没说自己也会过来?”

    “临时决定的,到这边办点事。”毛顺林微笑道。

    Jessy的爽朗大气很好地活跃了气氛。基于她的介绍,尹杰很有信心今年底一定能听到沐霖的好消息。

    她没想到的是,一个再坏不过的消息转眼即至,而她却一点准备都没有。

    当然,这是后话了。

    拜访Boschler公司时老Boschler先生恰好也在。股权转让之后,崔忠明派了自己的小儿子来负责这个公司,Boschler老先生则保留了18%的股份,并且承诺坚持五年后再退休。

    他笑着对尹杰说:“现在还有三年。”看起来他似乎很向往寄情山野的生活。

    这看起来很正常的一切,却让尹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信息。

    这一直觉在和Marcus交流后得到了证实。

    “江南重工并购Boschler变速箱公司的时候,承诺保持两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变,这本来没什么。但中国人后来又开始往Boschler公司的企业文化里加入了中国元素,这和原先的承诺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反弹。”

    Marcus表情严肃地说,“从去年十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Boschler流失了很多员工。团队核心,特别是研发设计部门和营销部门的关键员工没有离开,因为他们提前被诱导签署了长期合同和严格的竞业协议。但这完全没有用。”

    这确实没用,因为涉及到了企业文化。

    “如果公司再继续这样的做法,这些关键员工很快会把中方告上劳动法庭。”Marcus说。

    尹杰心急如焚。

    江南重工和Boschler的合作是她极力促成的,她不希望发生现在的情况。

    征得Marcus同意之后,她约小崔总周日单独面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