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这是大红袍?-《直播山村的悠闲生活》


    第(3/3)页

    刘叔笑着说道。

    “那我可要烤烤你了,看看你这皮毛究竟是多少皮毛。”

    说完,刘叔接着问道。

    “那你知道,这大红袍是如何品如何冲泡才比较好吗?”

    庄秋想了想,脑海里迅速有了答案。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甘、清、香。”

    庄秋说完,老人意外的看了庄秋一眼,笑着说道。

    “哈哈哈,看来是真的有两下子。那你知道这大红袍的历史么?”

    庄秋笑着说道。

    “巧了,恰好也是知道一点皮毛。”

    “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不错。”

    刘叔赞同的点点头。

    庄秋继续开口补充道。

    “后来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 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庄秋说完,花月楼彻底被秀到了。

    “可以啊,有两下子。”

    “庄爷6666666啊,真的是什么都知道。”

    “哇,这些东西他到底是怎么记住的。”

    “我好惭愧,作为一个茶山的本地人,我对这些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的。”

    “别说你是茶山本地人了,我一个卖了二十多年茶叶的人,也是一知半解呢。”

    “不过我们国家的茶叶的历史文化真的是好悠久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