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71章 世人见我恒殊词——李白(上)-《朕真不是穿越者》


    第(2/3)页

    虽然诱人奢靡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尤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可惜商业原本就是这样的,不游走于道德与法律的边缘,有时候就意味着远离利润流淌的和道,尤其是在那些为人熟知、缺少新意的行业。

    餐饮业当然是其中之一,因此除了菜品的创新之外,酒楼饭庄们就只能在营销手段上下功夫了。

    君不见,汴京城里的七十二家正店,无论排场多大后台多硬,都不会忘记在自家门前搭起一座华丽精美欢门,似乎不如此就不会引起客人们的注意。

    其实赵祯也想那么做来的,不过他这玉津园距离城门上去还有一段路程,他若不是有他这皇家招牌在恐怕根本就没有人会光顾这里,因此花门之类的玩意儿,大体上也是只能摆给西北风看的。

    冬天来了,西北风倒是吹的挺勤,甚至还吹来了不少进京赶考的士子。

    式子们到底是在秋天的九月份结束发掘似的,那是宋朝科举考试当中的第一关。

    第二关则是礼部举行的会试,第三关都是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

    不过那都得等到去年的二三月份举行,因此腊月里就急匆匆入京的士子,其实并不是很多。

    但是架不住有些学生家里富裕,这样提前来这汴京城里看一看更加富裕的帝都。

    所以他们会提前出发,借着科举的名义过来游玩一番,也顺便认识一些将来可能会去做官的贵同年。

    虽然还没有到明朝,但是同年进士之间的关系。早在真宗朝时期就已经显得尤为重要,真宗时期甚至还曾经出现过。前后脚中状元的两位仁兄,各自纠集自己的同年,相互敌对的事情。

    虽然那样的事情在正人君子看来是颇不可取的,但谁都不愿意成为落单被欺负的那个人。

    所以团结一致还是很重要的。

    因此每当科举年份到来的时候,汴京城里总会看到四处游走的应是橘子,在各种不同的风雅场合,举办诗会、茶会来笼络人脉。

    当然,红砖水泥砌出来的平房,根本谈不上风雅可言。但好在他足够新奇,而且还有皇家的招牌。

    因此在狄青和李铎上任的第1天,他们就在玉津园附近,看到了许多前来聚会的士子。

    熟悉皇帝心思的蓝元振,甚至早早的已经派人去打听这些士子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