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事谈完,李娘娘才发现,夜幕早已爬上了窗。 如此,今天晚上恐怕不得不逗留在此。 正好,她和种世衡多年未见,把酒言欢一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李娘娘就叫了一桌酒席来。 种古显然没有想到,这位后宫嫔妃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好像是不合礼法的吧。 但种世衡却好像没有在乎这些,趁着酒菜还没有端上来的功夫,他说起了一些不怎么严肃的话题,似乎是在故意缓和气氛。 这些话题主要包括三样。 但都是刚刚发生过的路边见闻。 一个当然是石延年的品鉴会。 这其中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种古经历过的,因而他也没有仔细去听。 但就在他松懈下来的时候,突然一个不经意的小道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种世衡说:“这对于新酒的评语,虽说大家都是给了面子的,但那个叫做刘潜的人,却一语说破了其中的许多璇玑。” 李娘娘问:“此话怎讲?” “刘潜说,这酒固然是好酒,但就是工匠的气息太过沉重了。总感觉有一种急功近利的……” “我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当年我们要那些高度酒的时候,先帝也有过类似的评语。” 正在旁听的种古直接蒙住了,原来先帝也喝过那种烈酒。 可那时候白永安应该还没有几岁吧?又怎么可能酿得出那种烈酒呢? 如果不是白永安,那又是谁有那等手笔的。 种古疑惑的看向种世衡。 然而种世衡却是默然不语。 当然他是根本没有看到儿子的眼神,因为当年的事情其实是有着许多忌讳的。 说起来,他和李娘娘虽然交情深厚,但和先帝却不怎么熟悉。 再说了,宫闱秘辛哪是他这等小小臣子可以讨论的。 最为要紧的是,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早就流传着先帝和某些人之间的传闻。 对于像白永安这种能够造出高度酒的奇人异士——这个词是当今官家扣上去的,而先帝则更喜欢李娘娘的称呼——先帝的态度和手段一向是十分酷辣的。 听说巩县定陵附近的许多守墓太监,都是先帝在一次发现了那些人的野心之后的疯狂杰作。 但这种事情,他可不便乱讲。 他唯一确定的事情,是先帝因为李娘娘而知道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中之一大概就是高度酒。 李娘娘也曾经在宫中酿造过这类酒水。 最初的时候也得到了先帝的嘉奖。 但后来,某件事情发生之后,先帝突然秘密派人查封了所有的高度酒。 尤其是那些已经流入到宫墙之外并进行销售的酒水,更是被全部收回。 没有人知道那是因为什么? 只知道,先帝从那之后,格外重视那类人的出现。 甚至,他还曾经成立过一个秘密组织,专门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说宋朝能够延伸到的所有方向,搜索这类人的存在——这一手和当今国家是有几分相像的。 只是当今的官家,或许还没有领悟到先帝的某些出处境,因此他的手段还算柔和。 而在传闻当中的先帝,则全然不是这个样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