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他的回答是:“魏晨也是这样想的。” 赵祯一拍双手。 既然他的两位高三不谋而合,那还有什么好犹豫呢? 然而就在他准备拍板定下这一方略的时候,白永安却突然说道:“石先生的方案虽然好,但却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无法统一调动这些人家的资金,不利于商号的经营。若是没有足够的利润,恐怕人家也不愿意跟我们跑。” “那白先生认为应该如何是好呢?” “自然是让他们用小商号来入股大商号,而大商号作为底盘隐藏起来,再参与市场的经营活动。这样有两层掩护,想来就不容易被查到了。” 赵祯觉得,这样的构想非常不错,但石景润却问道:“倘若需要有一些商号在外具体经营,而又有另外一些商号负责专门持股,看上去未免有些浪费了。” “正是虚虚实实,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才好。” “只怕他们看到先生你赚钱的能力,便想着直接合作,到时候根本不听你劝了。” “那个简单,实业合作是实业合作,融资名义是融资名义,前者我们直接合资,当然要用学堂的名义,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学堂的类似收入有很多,你看他不向我们融资那才活见鬼了呢。” 这下连石景润都抚掌赞叹起来,心脏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只是缺少了政治上的灵性。 须知道有些人在朝堂上的战斗力,断然不像他们家的家财那样简单。 尤其对于某些清官来说,他们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时候,能直接用骨头戳烂对方的良心窝子。 这样的人似乎应该多给一些好处,就算不是巴结,也应该奖励一下他们的清廉正直。 至于另外一些给钱才愿意在朝堂上说话的大臣,虽然已经有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觉悟,但却是这个封建王朝所不喜欢的德行,因此赵祯只会给他们一般的好处,为的就是让他们看清楚什么样的狗,什么样的獠牙才是皇帝所喜欢的。 可是这样以来,似乎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股份占比进行梯次配置。 这毫无疑问就是一件大工程,一般人肯定是玩不转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