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词,真是好词啊。” 董卓口中不由自主的感叹一声,又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一番动作后,董卓放下了酒盏,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怎么忽然这么安静了。 董卓忽然有些茫然。 一种诡异的气氛在宴会中开始酝酿起来。 这种情况不少在酒桌上的人可能经常见到,本来一大群人聊得热火朝天,忽然一下子全部安静下来。 那气氛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片刻后董卓反应过来了,因为离董卓最近的李儒、蔡邕二人目光绰绰的盯着自己。 只听李儒试探道:“敢问主公方才口中所吟,可是方才所做新诗?” “咯。”李儒不自觉打了个酒嗝,脸上露出尴尬之色。 今日晚宴大家喝的都有点多,众人心中也不以为意,只是静待董卓回话,特别是蔡邕嘴角微动,像是在诵读什么。 只不过其眉头微皱,很明显方才从董卓口中传出的破阵子其并未完全记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醉了挑灯看剑?!” 可惜今日无剑,董卓设宴除了董卓与其义子吕布外其余人等均无配剑。 蔡邕沉浸在破阵子的意境中,口中发出一身轻叹。 “锵!” “叮!” “嗡!” 忽然一阵宝剑被抽出的剑鸣声响起,蔡邕从瞬间的愣神惊醒过来。 这时董卓已从剑鞘中将配剑抽出,一脸笑意的看着蔡邕,“伯喈可是在寻此物?” 蔡邕掠了掠胡须,嘴角上扬,“明公知我。” “锵。” 董卓将宝剑收入鞘中,扬声道:“拿去!” 董卓随手一掷将宝剑向蔡邕抛去,待到蔡邕身前时,宝剑上的力道已尽。 蔡邕听到董卓的声音后便已起身,见宝剑飞来随手接下,蔡邕接下宝剑,“锵!”随之抽出剑宝剑从剑鞘中抽出,脸上笑意更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