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八章 外交官俾斯麦-《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1/3)页
    沙俄靠近西方的政策也让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传到沙俄。
    在沙俄国内大部分的贵族都会法语,他们有条件游历欧洲。
    这部分人组成了十二月党人,并且在1825年爆发了一场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虽然最后起义失败,参与者也纷纷被杀害。
    但是沙俄内部寻求限制沙皇权力的种子已经种下。越来越多的贵族希望能够成立议会,将沙皇的权力分出来一些。
    所以从尼古拉一世开始,沙俄逐步建立一套秘密警察制度。
    也就是现在季莫琴科带领的组织。他们不仅仅要测探国外的情报。
    这个机构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监视国内的贵族。
    至于国内的那些农奴起义,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放在心上。
    沙俄国内的农奴起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却从来没有威胁过沙皇的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担心当前的农奴起义。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支持农奴制度。
    实际上,早在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之前,在外游学之时,他就已经调查了解过农奴制度的现状。
    沙俄国内的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出来农奴制度制约着沙俄的发展。
    为什么沙俄一直在模仿西欧强国。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展到人家的程度呢!
    农奴制度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沙俄不应该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
    这种制度模式下,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地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
    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工业发展的劳动力匮乏。正是这一制度严重限制了沙俄经济的发展。
    废除农奴制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农奴制在沙俄国内根深蒂固,关系到很多的人利益,尤其是那些大贵族和大庄园主。
    现在战争还没结束,还不到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
    万一到时候国内的贵族再闹起来,那就真的要玩完了。
    曾经有人说过沙俄不可能被从外部打倒,那么沙俄就要更加注重内部的稳定。
    亚历山大二世觉得他现在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还是结束这场跟欧洲的大战。
    在克里米亚战场上,沙俄真正丢失的并不多。
    在巴尔干半岛,只是退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但是沙俄通过这次战争已经在巴尔干半岛种下了反抗的种子。
    到时候沙俄只要暗中支持巴尔干的反抗势力就可以慢慢将土耳其从这里赶走。
    克里米亚半岛上也仅仅是丢失了一座要塞而已。
    当然损失最大的是沙俄的黑海舰队。这支主力舰队是沙俄海外角逐的资本。
    这支舰队的覆灭让沙俄的海军一下子至少倒退了几十年。
    在高加索地区,沙俄却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获取了大量的领土。
    现在看来损失最大的还是作为分战场的东方。
    沙俄丢失了全部的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区。
    损失了沙俄在东方的全部势力。
    中西伯利的控制权也基本上丧失。
    西西伯利亚虽然没有丢失,但是主要的城市被攻破。
    大量的城镇被华夏的军队洗劫,多年的经营付之东流。
    已经纳入囊中多年的哈萨克草原也很有可能会面临威胁。
    如果不是国内的形式,还有要应付与英法的谈判。亚历山大二世此时真想直接向东方派出大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