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好友:鱼晴天” 读完信,赵小年点点头,将信收好。 想了想,随即回信: “吾友鱼晴天亲启: 见信如见人, 上月尤大郎来过,之后尤家再无动静,原来是去找鱼兄了。辛苦兄弟又多收了一房夫人。多一张口而已,想来你也不会介意。 小年欣慰,此事能这么快摆平,还得靠鱼兄的盛世美颜,否则,怕也难过此关! 任小贝不要脸,非但不感谢咱们,竟然还挑衅,不能给他好脸!他躲在西京城,咱们一起去揍他!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好友:赵小年” 折了信,出门递给手下,让其将信传出去。 按照大建的规制,给鱼晴天传信现在比较简单,因为鱼晴天在大建也录有官职,六品轻车都尉,职级在外放的官员的里面, 并不算低。 赵小年以前那算是平民,没有职级,所以传信就需要通过平民的方法传信,也就是有专门传信的馆驿收取信件,然后再分发。 其实也就和现代社会的邮局接近了,不过这馆驿并非是官家开的而已。 之前他们给赵小年发信,走的就是这个流程,结果,因为从到河西堡任职,中间又出了鞑靼攻城的事情,导致这一线的交通混乱,信件也是几番转手,一会到在河西堡,一会又转到永昌县,然后又回河西堡,一来二去浪费了时间,所以赵小年收到的时候就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给任小贝发,依旧是走馆驿的路子,因为任小贝也是平民。不过上面拓印了河西堡的蜡封盖印,因此,送去的速度会比较快一点。 至于发给鱼晴天的,就比较方便了,因为都是官家,有大建官府那一套体系,有通勤的快骑来往会很快的就把信传到剑坛去。如果不出意外,一般三天就可以到了。 在刚才给鱼晴天写信的时候,赵小年本想提河西堡的事情,请他做个外援,但是思考一番之后,还是作罢了。 这事情太过凶险,着实不愿意把朋友也拉进这坑里。 随后出门,直接去找王板板。 这是计划的第一步,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再停下了。 …… 之前赵小年虽然说是打土豪分田地,不过也就是把和黄玉郎关系近的人打了一遍。那些主动和黄玉郎划清界限,并且主动交土地交钱的地主,也并没有就把他们按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