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麻辣烫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热闹的一天也在吃吃喝喝中结束了。 第二天,穆承霖带着沈云兮回到了村里,豆腐作坊已经建好了! 粉丝作坊前些日子已经完成了,夏逸帆地人将原先杨家作坊里地工具都搬走了,建筑工队又去了杨家,将原先的作坊推倒,杨家要重建屋子。 家里建房子,杨小米想要回去地,但夏老板一百亩地粉丝作坊建好了之后,围着杨家地人就更多了,杨小米吓得没敢回去。 还没到红薯和土豆丰收的时候,现在作坊里的人不算多,但也有几个村里人被选上,里面的活不算重,一天三十文钱,这下大家更加激动了。 穆家作坊当时招人的时候,数量有限,但这百亩作坊就不同了,所以村里现在是沸沸扬扬的。 沈云兮不去理会这些事,她回来是看看黄婶和安娘将豆腐坊布置的怎么样了。 这些天因为要布置豆腐作坊,暂时停止供应清风楼,黄婶和安娘可以专心的布置。 沈云兮和穆承霖两个人手牵着手来到了屋后,屋后的那一大片空地上,现在已经盖起了好几个作坊。 根据产品的分类,分为了“承记豆制品坊”,“凌阳酱油坊”,“凌阳米醋坊”。 其中“承记豆制品坊”和“凌阳酱油坊”占据的面积差不多。 豆制品因为种类繁多,所以占据的面积比较大,酱油坊则是因为酱油的制造工艺。 酿造酱油最好是晾晒三年以上,沈云兮现在用的酱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什么好酱油。 所以每隔十天,作坊里都要做上一批酱油,真到了三年后,作坊里全是大缸,占地面积能不大么? 夏逸帆也很好说话,他挑选了四个人,将卖身契给了沈云兮,这四个人是经过调教的,上手很快。 豆制品作坊里,驴已经加到了六个,熬制豆浆的铁锅从豆腐到豆干,大大小小有十几个。 黄婶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见到沈云兮过来,她连忙将第一批豆腐拿出来给沈云兮看。 “云兮你看,压制豆腐的模具根据大小刻上了“承”,用来做豆干的豆腐先不刻字,等做豆干的时候,压制的模具上面才有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