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人回答:“从遥远的东部战线。” “一定打了不少胜仗吧?”苏仪问。 士兵们看着伤痕累累的坦克上苦笑不止:“也打了不少败仗。” 苏仪道:“不管怎样,你们都活着回来了。” “可是更多的人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想起无数的战友倒在疫区,坦克上的年轻士兵集体陷入了忧伤。 “能载我们一程吗?”苏仪问。 那些士兵们想了想,腾了腾地方,向几人伸出了粗糙的手掌。 坐在残破的战车上,看着远方那一望无际的冰原以及冰原上寻求庇护的幸存者,众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不知道,明天将会怎样。 “好了各位,你们要在这里下车。”士兵说:“我们不能再带你们了。” 苏仪疑惑地询问道:“怎么?难道你们不打算前往幸存者基地吗?” 士兵道:“为了保卫北极不受侵犯,我们要去远方修建巨大的围墙。” “那能告诉我们儒国的幸存者基地在哪个方向吗?” 士兵道:“幸存者基地没有国家和地区之分,现在是非常时期,联合国规定所有幸存者基地都要无条件接收幸存者。” 士兵指着右方说:“你们可以跟随那支联邦军队前往1号基地,那是联合国最早建造的幸存者基地。” “祝你们一路顺风!” 众人致谢后,依次跳下坦克,朝着士兵所指的方向走去。 与儒国军队不同的是,联邦军队对待幸存者的态度十分恶劣。 郑珊那丫头之前在潜艇上不小心崴伤了脚,不便行走,在询问能否搭乘对方的战车前往幸存者基地时,坦克上的联邦士兵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NO!这是战车,不能载你们!” 联邦士兵们乘坐战车扬长而去。 “我日了个狗的,一个个什么玩意?我呸!” 苏仪对着联邦军队吐了口吐沫,一把抱起了郑珊:“我背你!” 众人气呼呼地跟随幸存者队伍向1号基地走去。 1号基地是联邦政府应联合国要求而对外开放的北极避难地。 它的前身是联邦第三海军舰队基地,拥有各类作战船只500余艘,控制着半个北极海域。 基地规模很大。 最外层是通电的铁丝网。 铁丝网后边是炮兵阵地和士兵战壕,其后才是高大的水泥围墙。 围墙共有三座,墙上每隔二十米布置一座大口径火炮,机枪阵地和碉楼哨岗更是密密麻麻多的数不过来。 由于很多国家之间有不小的政治恩怨,为了便于管理,每一名前来避难的幸存者都要在联邦避难所前登记资料,经过体检和消毒后按照职业与身份的不同分配避难区。 分配避难区时,几人与负责登记的军官发生了严重争执。原因是苏仪、郑珊,阿豪,李大拿父子被划分到了不同的避难区。 郑珊,阿豪,李狗剩被分到了审查区。 审查区又叫国际避难区,专门收留非联邦国的公民。 苏仪由于无法提供有效的个人信息被分到了身份观察区。 李大拿则因为几年前买菜时与城市管理员发生过矛盾,有不良前科记录,被分到了犯罪隔离区。 “隔离区?他妈说白了不就是监狱吗!” 李大拿不满地大叫:“老子跑了大半个大平洋是来北极避难的,不是来这里蹲监狱的!” 隔离区是所有避难区中最苦逼的一个区,专门收留有犯罪前科的幸存者,用脚趾想也知道里面的待遇好不到哪里去。 对方耸了耸肩,无所谓的说道:“没关系,我们不强求你来此避难?” 李大拿气的满脸通红,可也毫无办法,毕竟自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避难,别人给吃的给喝的,还有军队提供军事保护,真闹僵的话可不好收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