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快,管少凡就用电子探针检测仪,再进行了一次测试。 用到电子探针,那样品的具体成分,就一目了然了。 这块琉璃片的铅钡成分非常高。 铅和钡,就是组成这块琉璃片的主要成分。 这显然很符合,华夏古代比较常见的,具有华夏文化和科学特色的铅钡玻璃体系! 也就是,琉璃! 琉璃和玻璃虽然看着像。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成分是不同的。 琉璃中含有析晶,而有析晶之后,就会导致其透明性,不如玻璃好。 但是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因为琉璃里含有的晶体很多,那就能呈现出很多艳丽好看的颜色。 较为常见的就是绿色、青色、红色的琉璃。 这是玻璃所无法做到的。 玻璃主要是透明度,就算是有色玻璃,也依旧是透明的,只是在透明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些颜色而已。 常见的比如啤酒常用的那种大绿棒子。 虽然是绿色的,但是实际上也还是透明的,能够透过瓶身看到后面的景象。 但是琉璃不同。 琉璃瓦,肉眼看的话,是不透明的。 但是琉璃却能够透光,虽然透光性没有玻璃那么好,但是也很不错了。 在14-15世纪的时候,很多西方的教堂,实际上就用了华夏人的铅钡玻璃,也就是琉璃,拿来打造教堂的窗户。 这样从外面看不到教堂里的情况,但是光却能够穿过琉璃照进来。 这很有神学的感觉。 毕竟西方人的传说里,光辉,光芒和神多少沾点。 而不透明却可以透光的琉璃,能够放大「光」的神奇,自然也受到神学的喜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