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红契白契-《躺赢!炮灰爹他成首辅了》
第(2/3)页
二人又继续谈论这商户侵占农户田地一事。
“我以前在外游学时,也曾见识过一桩案子。对方的名姓我已不记得了,估且就以张三李四代称吧。”
“阿叔请讲。”
“这张三是商人,原本也是穷苦出身,后来跟着商队走商,发了财,便自己做营生,改了商籍。按他家当时登记的人口以及做生意的规模,他们家当时被允可以有十亩田。是全家总共可以有十亩田。”
程景舟多了一句嘴:“当时有多少人口?”
“他家当时连老带少,总共有八口人。你也知道,这田地等次不同,所以分到的亩数也会有些差别。”
程景舟点头,这个他自然是懂的。
“这张三后来买卖越做越大,手里头有了钱,便总是有些不安心。用他后来的话说,就是这做买卖有赚就有赔,万一哪天赔大了,那他们吃什么?所以就想着多囤些田地。
然官府有规定,所以张三冥思苦想之后,便以家中仆从的名义在外购置田地。仆从签了活契,但是上面却写的是六十年,那仆从到死,这契约也是了结不成的。饶是如此,张三仍然觉得不踏实,又担心那仆从会携带着田契出逃,所以后来就又学着那些权贵人家,希望能有人来投献。”
程景舟挑眉,这张三的野心可不小呀!
投献分为他献与自献,其中猫腻甚多,尤其是他献,往往是地方豪强为讨好权贵而将他人土地强行投献给宗室以达到巴结讨好等目的,而被投献土地的农民则被迫破产,沦为佃农或仆役。
至于自献,这个程景舟再熟悉不过。
他去岁考中解元时,高阳县便有不少的乡绅主动携田产来投,但是当时都被程父给推拒了。
若只是这种,倒也不算是犯法。
而张三只是一介商户,他何来的自信想要让农户向他投献?
谢修齐继续道:“张三盯上了李四家,李四家有良田二十八亩,皆为上等,一年出息不少,除却缴税粮外,一家老小也可得温饱,不仅如此,家中人勤快肯干,还小有余钱,便起了送孩子读书的心思。
张三便给李四设了局,害得李四的孩子要么背上一个罪名,一辈子不能考取功名地,要么就是李四主动将这二十八亩田产投献于他的名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