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偶遇佳人-《孤女罪妻:将军偏宠溺》
第(2/3)页
其后以扬州弊案涉案人员供词为依据,果断缉捕太子党掌握诸多秘事的办事徒众,中书省中书舍人张怀显、刑部侍郎魏佳泰相继下狱。在获取新线索后,再逐个击破。
永佑二十年初春
连续爆发的扬州弊案、沈镛冤案陆续侦办结束,涉案人员悉数处理完毕后,扬州官场逾半数官职出缺,朝中从四品以上涉事官员十数人,朝堂为之一空。
太子连续牵涉弊案,且证据直指其为幕后主策划,不仁不义,民心尽失,难当大任,永佑帝念在他是王皇后的独子,王家一门忠烈,在军中威望极高,仅是废除其太子称号,降为荣亲王,并无多加怪罪。但皇帝毕竟老迈,受此打击,一度卧床不起。
曾经不可一世的杨晖,因是皇帝亲家,且只是试图拉拢海商,罪不至死,被罢官归田。二皇子未直接涉案,且无证据指明其牵涉其中,因此未受牵连,但永佑帝已对其失望,遣其回封地青州。为重振朝纲,永佑帝重设正二品尚书令,统管尚书省六部、九寺、五监,将秦天麟调任该职,成为与中书令司马仰分庭抗礼的政令总执行人,位同副相;召回分封在益州的三皇子宁亲王司马休,任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协管六部。
司马煦年在后期的布控围剿中,功绩显著,因功擢升尚书省从二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尚书。司马攸进入中书省这一决策机构,任从三品参知政事,瑞郡王司马仰则坐稳了中书令的宝座,成为大成国新一任宰相。出缺的户部、刑部,暂由本部高阶官员主持本部事务,待朝纲稳定后再着人补缺。
其他涉案人员按律斩的斩、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宋运礼被两派夹击,无人求情,判处抄家斩首,其子宋仲明受牵连,也被革了功名。
司马煦年之父司马泽邦,以及沈镛、沈光风等一干蒙冤人员沉冤昭雪。朝廷追封司马泽邦为正四品翰林院大学士。重新启用沈镛,接替杨安之出任正四品扬州刺史,整顿扬州吏治百业,恢复沈光风进士功名,出任正五品江夏郡太守,替补宋运礼的空缺。
朝廷终于重归宁静。
大成国律例,享有封地的皇子在成年后必须就封,非得帝令不能离开封地,目前大成国有封地的皇子就两个,二皇子英亲王司马俨、三皇子宁亲王司马休,天子召回宁亲王这一动作,满朝皆知为定嫡铺路,司马煦年深谙其理,且父亲已沉冤得雪,无意于再参与朝廷政争,再加上左右副职以左为尊,于是基本放任宁亲王司马休大权独揽。
唯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沈霁月依然无影无踪。
初春时节,踏青盛事,官民同乐,灞桥一带游人如织。
司马煦年便装打扮,带了逸铭和明心骑马出城踏青,排解烦闷。
“少爷,沈小姐肯定在扬州,你何时才能派我赴扬州查探?”前段时间司马煦年忙于政务,逸铭也随他四处奔波,他有意不提此事,但此时朝廷趋于平静,他认为主子不应再苦苦压制。
“逸铭,如果她有意不想再见我,必不会轻易让我找到。”
“可是,小姐毕竟还怀着小少爷呢……”逸铭才说出口,明心便给他使个眼色,示意他住嘴。
司马煦年顿时心中一紧,她宁愿自己抚养这个孩子,也不需要他这个孩子父亲,对他怕是已经毫无感情了,不管如何,沈霁月当然是要寻回,她还欠自己一个婚礼!想到此,他一拍马儿,快马驰骋起来,把逸铭和明心远远抛在身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