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公子调戏渔家女-《清灵记》
第(2/3)页
众人扭头看见王浩和林升,起哄声顿时变小。金校尉跳下马对高公子耳语几句,却被高公子一把推开,怒道:“一个鸟录事,怕他作甚!”说罢伸手来拽对面的姑娘,姑娘扔掉渔具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高公子顿觉扫兴,犹豫片刻后松开手,随后怒气冲冲的转身上马,掉转马头,猛抽一鞭,那马嘶鸣一声,旋风般向来路飞奔,众随从忙不迭的上马跟去。
王浩见众人走远,忙下马将那姑娘散落的渔具捡起,好言相劝了几句,姑娘不敢多待,道谢一声后匆匆离去。王浩和林升也觉得意兴阑珊,逗留一会儿后调转马头回城去了。
第二日上午,王浩到署衙坐下不久,刺史府里的管家老丁来录事房找他,王浩颇感诧异,忙起身施礼道:“丁老伯有何吩咐?”
“我家公子有请王录事,还请录事随小老儿走一遭。”
“烦请老伯带路。”王浩立刻随他向后院走去。
二人来到朱二公子房内,王浩见了朱希言赶忙行礼,朱希言还礼后端坐桌前,只见他一改往日嘻哈之状,十分客气道:“听闻录事曾为书院助教,朱某近日在读《论语》,有一点不明,特请录事移步赐教。”
“不敢,属下才疏学浅,恐难解公子之惑,不过承蒙公子抬举,还请试问一二。”王浩心中忐忑,不知道这位贵公子会问出什么刁钻问题来。
“《论语·为政篇》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教录事,此处的‘格’字作何解?”
王浩心中顿时长舒一口气,这个问题恰好在他研究生期间认真考据过的,稍作思考后便道:“关于此处‘格’字的释义,后人确实说法不一,公子所提之问果然精准。”
王浩先拍了一下这位官二代的马屁,见朱希言面露喜色,接着朗声道:“东汉郑玄在《论语郑氏注》中解作‘格,来也’,但三国时魏国的何晏认为‘格’在此处应是‘正’的意思,宋…”
王浩刚想说宋朝朱熹,忽然想到现在是五代,根本没有宋朝,立刻改口道:“诵读《礼记》,其中有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因此,‘格心’与‘遁心’相对,属下以为‘格’有‘归服’之意,应与郑玄注解‘来也’之意略同。”
“妙!录事果然博学!”朱希言起身大声夸赞道。
“二公子过奖!”王浩心中不免暗自庆幸。
朱希言忽然露出几分孩子气来,上下打量了王浩一番,又哈哈大笑一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