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残年-《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3/3)页
荣庆堂里,贾母已经明显见老了,虽穿金戴银,一身绫罗,脸庞却失去了光泽,皱纹密布,两眼神光也渐散,甚至在看到贾琏夫妇进来的时候,晃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和曾经那养尊处优,不见老态,精明有神的模样已是大相径庭。
“老太太,我送了大老爷后,就去了东府那边,回来换了身衣服才过来,让老太太担忧了。”贾琏行过礼后,道。
“说了什么没有?”贾母问过后,才想起来该先过问贾赦,又问道,“你大老爷可还好?”
“大老爷瞧着还好,虽在诏狱中,应是不曾吃过苦,与以前瞧着比,没见什么变化。”
贾母听着方点了点头,应是对贾琮还算满意,又问道,“你去那边,说了什么没有?”
这是重点关心爵位了,贾琏道,“说了,还是那句话,眼下不是时候。”
贾琏并不敢说,贾琮令他去军中建功立业的话,生怕老太太真存了这样的心思,万一将他送往军中,还不如要了他的命。
贾母命人去喊贾琏的时候,也命人去叫了贾政,此时,两口子也是一起过来,正好说到了东府那边的事,爵位的事一时半刻解决不了,就说起了迎春。
“那孙绍祖说是大老爷使了他五千两银子,大老爷临走前,又送了五百两银子在路上,去了北边,也要银子上下打点,这些银子,就只当是给二妹妹的聘礼,愿意成就这门亲事。谁知,琮哥儿那边不可,闹了个不愉快,将孙绍祖给撵了出去。”
王夫人皱了皱眉头道,“这是怎么说?哪里就轮得到他说不字了?难不成以后这府上,姑娘们的亲事,是要他说了算的?”
说着,王夫人便看向了贾母。
贾政已是因了宝玉的事,还有其他种种事,对王夫人大为改观,听得这话,不由得生了怒,“琮哥儿虽不是长辈,他也是族长,如何就不能说话了?他若反对,必是有反对的理由。“
贾琏这才道,“说是那孙绍祖人品不好,性情暴虐。”
贾母道,“武将出身,自是比不得读书人。既孙家曾经是咱们家的门生,自是有些渊源,要不然,你大老爷也不会无凭无据地选了这家结亲。
既是说好了的亲事,哪能说反悔就反悔的?实在不济,派人去问你大老爷,两家写一张婚书,将来你大老爷去了北边,孙家也好照应。”
王夫人暗自称快,倒是贾政,看不过去了,道,“老太太,这婚姻非同儿戏,当年孙家不过是稀慕我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我门下,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况琮哥儿既已经说了,这孙绍祖非良配,如何还能结亲?”
他只差说,这不是将迎春往火坑里推吗?
贾母却道,“眼下说这些还能如何?你大兄流放至北边,去了那苦寒之地,若无照应,还不知道能活几天。你我母子二人难不成还要眼睁睁看着他死在外头不成?
既是搭救不来,就只能靠姻亲了,如今除了孙家,还有指望得上的姻亲不成?”
贾政坚持道,“琮哥儿并没有说不管,他也在军中,比起孙家,说话还要好使些。”
既是如此,又何苦葬送了迎春的前途呢?
贾母情绪有些失控,“他是有能耐,他肯帮这家里一把吗?他虽过继到了那边,大老爷怎么也是他的亲爹,你看看,到了今日这一步,他何曾帮过大老爷一分?”
贾政忙道,“老太太,琮哥儿也是想帮忙的,若非琮哥儿,今日怕就不是大老爷一个人被流放了。”
但这些话,只激得贾母越发生气,她猛地一拍身下的罗汉床,怒道,“我看你是被他灌了迷魂汤了,一再帮他说话,他若是领你的情,怎地就不肯帮这边把爵位求回来?”
贾政听得这话,闭了闭眼睛,这爵位是这般好得回来的吗?
贾母生了一阵子气,就觉得头晕眼,靠在了罗汉床上,王夫人和熙凤忙过来服侍,命人去请大夫,贾母摆摆手,吩咐贾政,“二丫头的亲事,既是她老子做了主,岂能不依,你去跟琮哥儿说,若不成,就把二丫头和三丫头接过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