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91章被告方的激烈反驳:自首有立功表现,为什么不可以减刑? 审判台席位上。 徐如风在听完董白浩的陈述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根据庭审场上董白浩现有的交代情况。 可以称作是以残忍手段侵犯幼儿,并将其残忍杀害。 不过.… 还有一些主观的问题需要问清楚。 理清思绪。 徐如风继续开口询问:“被告人董白浩。” “按照你的交代。” “董果果在前往街道镇上出售百香果,晚上回家时遇到了你。” “当时董果果的百香果都已经出售完毕,售卖所得56元。” “你再将董果果杀害以后,将其售卖所得的56元取走了是嘛?” “是的。” 董白浩点了点头,直接承认了。 “那伱取走这56元的想法是什么?” 面对审判长的询问,董白浩犹豫了几秒: “我当时的想法挺简单的。” “我想的是,如果万一有人发现了董果果的尸体。” “拿走钱也能起到一定的误导作用,至少有可能避免调查,不让这件事情牵扯到我身上。” “好的。” 徐如风在询问完这些,微微点点头。 问询到这一步,这个案件的基本脉络算是已经理清楚了。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就是,在这个案子当中,董白浩的犯罪动机和犯罪主观以及客观事实情况。 犯罪罪行就是以侵犯为目的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在实施完侵犯后,又将其残忍杀害。 这就是具体的罪行。 确定完这些.… 案件的罪行和基本情况已经定下,剩下的就是锁定对刑期的讨论。 侵犯幼儿,并残忍杀害幼儿。 这是重罪。 但是鉴于董白浩,在这个案件中,主动自首并交代犯罪事实,有立功表现。 在刑期的讨论中,还是有着一定争议的。 这也是本案当中,最关键的判定内容。 想到这里,徐如风将目光转向了检方席位。 在这一次开庭前夕。 检方一直在和他沟通,说是这个案子情节多么多么恶劣,情况多么多么严重。 让他考虑客观事实,客观情景,对这个案件进行公正的严厉判决。 当然这种沟通都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正常的交流沟通。 并没有私底下的交流。 通过这一点儿,可以看出这一次的检察官,对这个案子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的重视。 所以在徐如风要求公诉人对于这个案子进行发言时。 林秋水作为本次案件的检察官,公诉人,特意强调了这个案子的严重性。 “检方对于这个案件的认定如下:” “检方认为,在这个案件当中,董白浩针对一名幼儿,实施侵害并将其残忍杀害的行为已经涉及到了严重的刑事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伤害幼儿,所涉及到的刑事责任,都涉及到了情节恶劣的情况。” “虽然有着自首的立功表现,但是其自首情节不足以抵消所犯的刑事责任。” “像这种重大案件的刑事责任不应予以减轻。” “再者。” “检方还想再强调一点,那就是在这个案子当中,董白浩陈述他的犯罪属于不能回头的犯罪道路。”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是,董白浩担心他的犯罪行为被人发现,所以就选择一错就错。” “可是,作为一名成年人,应当知道杀人与不杀人之间的刑事差别和认定。” “在这个案件的犯罪实施过程中,董白浩有很多机会可以放弃实施犯罪。” “但是并没有。” “依旧选择对一名幼儿进行残忍杀害。” “这已经展现出了其主观的行为。” “基于以上,以我国刑法规定残害幼儿属于情节恶劣行为,再加上董白浩对幼儿进行了侵害和残忍杀害的过程。” “检方认为,审判长应当从恶劣的情节上考虑量刑。” “并且自首不能作为减轻刑罚的主要依据。” “检方的推荐刑期是死刑。” “.….” 第(1/3)页